厨房消防知识如何培训-中国吃网

餐饮问答详情

厨房消防知识如何培训

人力资源 浏览: 1次 发布时间: 2011-05-07 11:03

厨房是最容易起火的地方,为了提高厨房人员的防火意识,应该如何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共有 5 个回答

回答者: qiutuan 2015-06-20 02:49

  一、燃烧与火灾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产生燃烧。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臭氧等在高温下可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使与可燃物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的游离氧,另外如佛、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的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他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二、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可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的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融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沥青、石蜡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

回答者: 水中倒月 2015-06-20 03:21

  液化气炉灶

  1、 火灾危险性

  (1) 因钢瓶。管道腐蚀或连接导管老化破裂,以及炉灶、钢瓶的附属配件不合格或损坏失灵,造成液化气泄漏而引发火灾。

  (2) 钢瓶与热源大近或充气过量,可导致瓶体破裂引发爆炸。

  (3) 不按规定要求,私自灌气或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挥发的气体遇明火造成事故。搬运移动气瓶过猛,撞击产生火花导致爆炸。

  (4) 在使用炉灶时,违反正确的操作程序或私自拆卸钢瓶部件以及倒(卧)放置钢瓶等都可引发事故。

  2、 防火措施

  (1) 装有液化气的钢瓶,不得存放在居室、公共场所,并严防高温及日光照射,其环境温度不得大于35°C。钢瓶与灶具之间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室内不得同时布置其他炉灶(火源),通风条件应保持良好。

  (2) 钢瓶与炉具都不得有漏气现象,可用涂肥皂水的方法试漏,但严禁使用明火试漏。

  (3) 液化气炉灶点火时,有自动点火装置的可先开气阀,然后采用炉具上的点火开关;对无自动点火装置的,应先开气阀,然后划火柴从侧面接近炉盘火孔,再开启炉具开关。如一次未点着,可先关闭炉具开关,过一会再按顺序重新点火。使用完毕,应先关气阀,再关炉具开关。

  (4) 使用炉灶时应有人照看,锅。壶等不宜盛水过满,以免溢出熄灭火焰。

  (5) 钢瓶要防止碰撞。敲打。倾倒或倒置,不得接近火源、热源。钢瓶不得与化学危险物品混放,严禁私自灌气。

  (6) 液化气用完后,瓶内残液应由充装单位统一回收,用户不得擅自处理,更不得用残液生火或擦洗机械配件等。 炉灶各部位要经常检查,发现异常问题,应及时处理。

  厨房炊事

  1 、 火灾危险性

  (1) 在炉灶上偎、炖、煮各种食品时,浮在上面的油质溢出锅外,遇火燃烧。

  (2) 使用火锅时,溢出的油质易引燃附近可燃物或可燃桌板。

  (3) 油炸食品时,油过多及油锅搁置不稳食油溢出遇火燃烧,或油锅加热时间过长,油温超过油的自燃点起火。

  2 、 防火措施

  (1) 偎、炖、煮各种食品、汤类时,应有人看管,汤不宜过满,在沸腾时应降低炉温或打开锅盖,以防外溢。

  (2) 火锅在使用时,应远离可燃物,井使用不燃材料制作的桌板。若使用可燃材料桌板时,应在锅底铺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垫板。

  (3) 油炸食品时,油不能放得过满,油锅搁置要平稳,应控制油的温度。起油锅时,人不能离开,油温达到适当高度,应即放入菜肴、食品。遇油锅起火时,特别注意不可向锅内浇水灭火。

  (4) 炉灶排风罩上的油垢要定时清除。

回答者: 匿名用户 2015-06-20 03:33

 液化气炉灶

  1、 火灾危险性

  (1) 因钢瓶。管道腐蚀或连接导管老化破裂,以及炉灶、钢瓶的附属配件不合格或损坏失灵,造成液化气泄漏而引发火灾。

  (2) 钢瓶与热源大近或充气过量,可导致瓶体破裂引发爆炸。

  (3) 不按规定要求,私自灌气或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挥发的气体遇明火造成事故。搬运移动气瓶过猛,撞击产生火花导致爆炸。

  (4) 在使用炉灶时,违反正确的操作程序或私自拆卸钢瓶部件以及倒(卧)放置钢瓶等都可引发事故。

  2、 防火措施

  (1) 装有液化气的钢瓶,不得存放在居室、公共场所,并严防高温及日光照射,其环境温度不得大于35°C。钢瓶与灶具之间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室内不得同时布置其他炉灶(火源),通风条件应保持良好。

  (2) 钢瓶与炉具都不得有漏气现象,可用涂肥皂水的方法试漏,但严禁使用明火试漏。

  (3) 液化气炉灶点火时,有自动点火装置的可先开气阀,然后采用炉具上的点火开关;对无自动点火装置的,应先开气阀,然后划火柴从侧面接近炉盘火孔,再开启炉具开关。如一次未点着,可先关闭炉具开关,过一会再按顺序重新点火。使用完毕,应先关气阀,再关炉具开关。

  (4) 使用炉灶时应有人照看,锅。壶等不宜盛水过满,以免溢出熄灭火焰。

  (5) 钢瓶要防止碰撞。敲打。倾倒或倒置,不得接近火源、热源。钢瓶不得与化学危险物品混放,严禁私自灌气。

  (6) 液化气用完后,瓶内残液应由充装单位统一回收,用户不得擅自处理,更不得用残液生火或擦洗机械配件等。 炉灶各部位要经常检查,发现异常问题,应及时处理。

  厨房炊事

  1 、 火灾危险性

  (1) 在炉灶上偎、炖、煮各种食品时,浮在上面的油质溢出锅外,遇火燃烧。

  (2) 使用火锅时,溢出的油质易引燃附近可燃物或可燃桌板。

  (3) 油炸食品时,油过多及油锅搁置不稳食油溢出遇火燃烧,或油锅加热时间过长,油温超过油的自燃点起火。

  2 、 防火措施

  (1) 偎、炖、煮各种食品、汤类时,应有人看管,汤不宜过满,在沸腾时应降低炉温或打开锅盖,以防外溢。

  (2) 火锅在使用时,应远离可燃物,井使用不燃材料制作的桌板。若使用可燃材料桌板时,应在锅底铺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垫板。

  (3) 油炸食品时,油不能放得过满,油锅搁置要平稳,应控制油的温度。起油锅时,人不能离开,油温达到适当高度,应即放入菜肴、食品。遇油锅起火时,特别注意不可向锅内浇水灭火。

  (4) 炉灶排风罩上的油垢要定时清除。

回答者: huangdegui 2015-06-20 09:28

这个培训好,防火意识要人人具备。

回答者: 哈利波特 2015-06-20 10:3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要回答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