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鲜辣椒腐烂和化水问题-中国吃网

餐饮问答详情

解决鲜辣椒腐烂和化水问题

美食导吃 浏览: 1次 发布时间: 2011-06-15 09:52

  我在海南三亚开一家湖南口味餐厅,新鲜的红,青辣椒的用量比较大。但是海南的这边的辣椒应该也是外地进货,辣椒比较大个,肉厚,海南气候湿热,采购回来后储存时容易腐烂,特别是切好的辣椒,容易化水,在客源不稳定时,配料造成很大的浪费。请问高手是否有小偏方能过处理,解决这种腐烂和化水的现象,不甚感激

共有 2 个回答

回答者: 小鱼04 2015-07-29 03:38

  鲜辣椒的贮藏保鲜宜用缸藏法。缸内先用0.5%-1%漂白粉溶液洗涤消毒。选皮厚、蜡质较厚的首相、果柄朝上摆放在缸内。一层辣椒一层沙,每层沙的厚度以看不见辣椒为准。一直摆到近缸口处并封口,使辣椒基本脱离外界空气的影响。然后将缸放在阴凉处或棚子下面。贮藏中每隔5-10天揭开封口进行透气,挑出烂的,时间10-15分钟为宜。如天气转冷,缸四周也用草帘子围住。缸贮辣椒在零度条件下,可贮两个月左右,好果率在90%以上。贮藏时应注意缸内温度不要太高,沙子最好用较干的面沙,以免烂果。

回答者: ziyaun 2015-07-29 04:04

  生产中造成辣椒、甜椒烂果的病害主要有八种,你可以对照解决。

  细菌性软腐病引起的烂果,在果实上初呈水渍状暗绿色斑,后全果软腐,具恶臭,果皮变白,干缩后脱落或挂在枝上。防治药剂: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 3000倍液或50%DT杀菌剂600倍液,7天1次,连喷2-3次。

  疫病引起的烂果多数先从果实蒂部染病,呈水渍状灰绿色斑,后迅速变褐软腐。潮湿天气时表面会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病果干缩不脱落。其它部位如茎杈枝叶上,常有水渍状褐斑。防治药剂:可喷64%杀毒矾与55%瑞毒霉混合液(50千克水中,两药各加100克),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或47%加瑞农800倍液,7天1次,连喷2-3次。

  灰霉病和菌核病易引发烂果,也是深冬期为害甜椒、辣椒的大敌。灰霉病以门椒、对椒发病较多,先侵染花瓣和花萼,后在幼果顶部或蒂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凹陷腐烂后呈暗褐色,表面出现灰白色霉层。菌核病也是先侵染花瓣和花萼,尤其是残花部位,然后由果柄发展到全果,呈水渍状腐烂,浅灰褐色,湿度大时生灰白色霉层,后生鼠粪状菌核。防治药剂:湿度大时可用菌核净(亩用200克)薰棚,晴天湿度小时可选喷1000倍50%速克灵或1000倍50%扑海因,6天1次,连喷2-3次。由于灰霉病易产生抗药性,故一定要交替用药。或与75%的百菌清600倍混合使用,一防产生抗生,二为提高防效。

  炭疽病多在果实接近成熟时易染病。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圆斑,中央灰褐色,上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常密生小黑点。潮湿时,病斑表面常溢出红色黏稠物;干燥时,病部干缩成膜状,易破裂露出种子。防治药剂:可选喷25%炭特灵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或50%咪鲜胺(施保功)1200倍液。

  绵腐病为害甜椒、辣椒后,果实受害易腐烂,湿度大时,上生大量白霉。防治药剂:可喷三克即普力克、安克或灭克防治。

  黑霉病为害后,一般甜椒、辣椒的果顶先发病,也有的从果面开始,初期病部颜色变浅,果面渐渐收缩,并长出黑色绒状霉层。防治药剂:可喷50%多?霉威杀菌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7天1次,连喷2-3次。

  日灼病属生理性病害,发生日灼后,甜椒、辣椒果实的向阳部分,受阳光直晒后,使果皮褪色变硬,产生灰白色革质状斑,易被其它菌腐生,出现黑霉或腐烂。因日灼在高温天气发生,故当前不是防治的重点。防治办法是及时浇水,改善田间小气候,均衡供水,避免大量摘叶,防该病发生。

  脐腐病属生理病害,多发生在果实脐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后迅速扩大,皱缩,凹陷,常因寄生其它菌类而变黑或腐烂。缺钙地区脐腐病发生严重。防治办法是及时浇水,缺钙地区要及时补充钙肥。

我要回答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