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骨头汤用了多少添加剂-中国吃网

餐饮问答详情

味千骨头汤用了多少添加剂

美食导吃 浏览: 1次 发布时间: 2011-08-02 09:47

味千骨汤被爆料使用添加剂,有谁知道味千用了多少添加剂吗?

共有 3 个回答

回答者: 8930238 2015-09-15 02:36

  “用白色粉末做成的猪骨汤”

  “好,下面我给大家演示如何做拉面汤。做什么味道的好呢?就做猪骨味的吧。”

  这是我演讲时经常做的一个表演。

  我面前摆着一排装着白色粉末的瓶子。我卷起袖子,大家都吃惊地看着将要发生的事情。

  有谁能想象,用眼前的这些白色粉末就能做出拉面汤?

  “这才是真正的‘酌’量添加。”

  我一边开着玩笑,一边用勺子一次次地舀出这几十个小瓶里的粉末进行调和———因为我已经做了几十年,所以手上有数———然后注入热水瓶里的开水,“汤”就完成了。然而我用的材料只是白色粉末,一滴猪骨汤也没加。

  “好,猪骨汤完成了,要尝尝吗?”

  我端起杯子来,大家都像吓了一大跳似的躲开了。是啊,把用白色粉末调和做成的东西递到你面前说“这是猪骨汤”,不管是谁都会不知所措吧。

  但其中一个有勇气的人还是战战兢兢地尝了尝。

  “啊,真的是猪骨汤。真好喝。”

  此话一出,大家都开始喝了起来。

  “真的。就是拉面汤的味道。”

  “就是一直吃的那个味道。”

  大家发出一片惊叹声。

  连平常常吃猪骨拉面的人也觉得好吃,然而这汤确实没用一滴猪骨汤,仅仅是用白色粉末做成的。

  谁也不知道食品是怎样加工的

  本书的内容,不仅会让那些对食品添加剂没有了解的人感到不可思议,也会使那些对此一知半解的人感到惊讶。

  “和面的时候加进面筋粉的话,就很容易做出筋道顺滑的面条。然后,再加进这个和这个,会更加容易。”

  说完,我又提议使用乳化剂、磷酸盐等数种添加剂。

  实际上,用了这些添加剂,手艺就没有用武之地了。随便谁都能轻松做出筋道的面条。

  只是,和正宗的手擀面比较起来,这种筋道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只吃这一种面就不会有感觉,所以还是能糊弄过去的。

  我还提出了汤的简便做法。

  “在店里做会来不及。如果在工厂大量生产桶装汤的话,那样会比较快捷而且便宜。”

  于是,我开始开发类似那家面馆味道的汤。当然,我用了化学调味料(属于“呈味剂”类,具有增强鲜味的调味功能)、酸味剂等添加剂,压低了原料的价格,最后将其装入加仑桶以便于运输。

  “把这种汤稀释十倍,就可以用了。”

  老板非常高兴。本来,做手擀面都是用脚踩和面,加上发酵,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由于添加剂的存在,这项工作就变得很轻松,而汤也可以直接从桶里取出兑水稀释就行了。

  另外,我还劝说他在煮面的锅里加入酸味剂。这样,面的切口处就不会黏糊糊的了,煮出来也会好看很多。

  这样制作面条就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我以前开发过很多方便面的汤料,比如猪骨汤就是这样制作的:

  首先准备2.5~3.5克便宜的焙制盐,然后加进化学调味料、猪骨提取物、鸡肉粉等蛋白水解物,再适量地加进白胡椒等香辣料、芝麻和干葱。另外,为了做出余味十足的清爽口味,还要加酸味剂;为了增添黏稠的感觉,还要加进增稠多糖类。

  这样,猪骨汤就做好了。没有使用一滴骨头汤。

  与其说它是食品,不如说它是工业化学制品。

  制造商通过将白色粉末微妙地调和在一起做出独特的味道。这就是制造商所说的“味道的探索”、“秘诀”。

  某大型方便面制造公司工作人员说,如果大家知道生产方法是把大量莫名的粉末混合在一起的话,心里会很不舒服,也不可能把它吃进嘴里。

  这些了解内幕的人根本不吃自己公司制造的“食品”。

  美味是这样炮制的:方便面汤料=休闲小食品=拉面汤?!

  如果想把猪骨味做成酱油味,就去掉猪骨提取物增加酱油粉,如果想做成味噌味,换成味噌粉就行了。

  还有,如果把这种猪骨汤料包中的猪骨提取物、鸡架提取物换成松鱼提取物,就成了“松鱼汤料”。

  大家想用汤料图个方便,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用海带和杂鱼干煮成的味噌汤不也很好喝吗?

  蛋白水解物———用盐酸分解大豆

  “蛋白水解物是什么?”

  有很多人会这样问。

  蛋白水解物是把肉、大豆等所含的蛋白质进行分解而制成的氨基酸。这种氨基酸的味道是我们最喜欢的。

  但实际上,这种蛋白水解物存在很大的问题。

  准确来说,它不是添加剂,所以有关添加剂的书很少会提到蛋白水解物,即便提到,也没有进行很深的分析。但从调整食品味道这一作用上来说,蛋白水解物又非常类似于添加剂。因此,我将它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看待。

  蛋白水解物有两种制作方法。

  一种是用酶分解蛋白质的方法。另一种是盐酸处理法,即用盐酸分解蛋白质,比前一种方法更快、更容易。

  常用的蛋白质分植物性和动物性两种。

  在植物性蛋白质中,最常用的原料是大豆和小麦。由于只需要蛋白质,所以使用的大豆是被榨过油的渣滓(脱脂加工大豆)。

  把大豆放入盐酸中,使大豆分解,这个过程叫做“水解”,然后将盐酸加以中和就成了复杂的氨基酸溶液。这就是美味的基础。

  常用的动物性蛋白的原料是鱼粉或动物的凝胶等。

  这样做出来的就是蛋白水解物。

  它带有一种可能大家都没闻过的奇怪臭味,根本谈不上什么风味。

  我演讲的时候,会拿着这个在会场上转一圈,经常引起大家一阵骚动。

  “哇,真臭!”

  “奇怪的臭味!”

  但是,在这里面混进猪骨粉、松鱼提取物后,那种臭味就会消失,只产生好的味道。

  这种蛋白水解物的普及,是从30多年前开始的。那正是鱼糕、速食食品等加工食品开始急速增长的时候。与此同时,一些制造商开始致力于做出更加复杂的味道。

  化学调味料曾是各种美味的基础,但它的味道比较单调,用得太多就烦了。

  于是,蛋白水解物代替了化学调味料,开始被用于各种食品的加工。

  蛋白水解物是味道界的明星

  由于能够根据要求,更加简单地做出各种自然的味道,因此对蛋白水解物的需求急速增加。

  市场也很配合。生面或干燥面(拉面、乌冬面等)开始袋装销售,同时还附带汤汁。

  这样,粉末汤料的味道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面食加工者开始不断地要求批发汤汁的食品加工业者做出复杂的、高难度的“味道”。

  “鸡的味道再重一点。”

  “这个一点没有味噌汤的味道,味道再重点儿。”

  “能不能做出余味十足的汤。”

  “魔法粉末”蛋白水解物让这一切变得皆有可能。

  以“黄金三件套”为基础,混入各种提取物,就能够像变魔术一样做出多种味道。比如,牛肉味就能按照制造商的要求,做出“清汤牛肉味”、“香浓牛肉味”、“红烧牛肉味”等。

  随着加工食品的急速增长,蛋白水解物的使用量也急剧增加。可以说,加工食品离不开蛋白水解物。

  蛋白水解物安全吗

  我想说说蛋白水解物的安全性问题。

  前面说过制作蛋白水解物,有使用酶和盐酸两种方法,其中盐酸分解法就存在着问题。

  盐酸分解法与前文讲到的仿酱油调味料的制作方法异曲同工。酱油的味道来自于大豆蛋白质经曲子分解后得到的氨基酸。也就是说,蛋白质经酸分解的话,就会产生味道。

  但是,纯正的酱油是用曲子自然分解蛋白质制成的,而盐酸分解法却是用盐酸对蛋白质强行进行分解。

  众所周知,盐酸的化学反应性很强,使用盐酸有可能会产生含氯化合物①。它是生产蛋白水解物时的副产品,被怀疑是一种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实际上,制造商也在严格检测蛋白水解物中含有多少含氯化合物。

  连制造商自己都担心其安全性问题,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据吗?

回答者: 4635566 2015-09-15 02:55

只知道不是用真猪骨头做成的。

回答者: xuanling 2015-09-19 02:06

那里是骨头汤啊,是兑制的其他成分

我要回答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