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餐饮采购原材料成本-中国吃网

餐饮问答详情

如何控制餐饮采购原材料成本

经营管理 浏览: 1次 发布时间: 2011-10-09 09:31

现物价上涨,管理餐饮业采购不容易,需要从任何细节做起,请问餐饮采购原材料成本如何控制?

共有 4 个回答

回答者: fengniao 2015-11-22 01:19

  如何有效控制餐饮原料采购成本

  餐饮成本控制的第一步就是控制采购环节。采购环节的控制不仅仅是以最低价格进行采购的问题,而是从总体上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它包括采购价格控制、批量控制、质量控制以及结算控制这四个部分,它们是不能分割的。

  餐饮企业的采购工作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餐饮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采购工作的业务,还应该掌握采购过程中降低采购成本的基本方法,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采购工作的具体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采购质量标准化、采购成本最低化和工作效率最高化的采购模式。下面本资料就为您介绍餐饮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作用、考虑因素、方法、类型和组织结构等内容。

  以下是本资料的内容目录:

  一、采购成本控制的作用

  二、采购成本控制原则

  三、采购成本控制方法

  四、采购工作类型

  五、采购工作组织结构

  六、采购员职责

  七、采购员素质要求http://www.6eat.com/DataStore/Show/186348

回答者: 4635566 2015-11-22 03:54

  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

  食品原料是餐饮企业得以为就餐宾客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餐饮产品的重要物质保证。食品原料的质量决定了餐饮成品的质量,而原料价格则是餐饮产品定价的重要因素。因此,餐饮企业的成本控制从采购开始。在采购环节,食品成本控制的要求主要有:

  1.采购质量控制

  餐饮企业应根据各种餐饮产品的烹制要求,采购符合企业需要的原材料。为此,企业必须制定采购规格标准,以保证购入原材料的质量。采购规格标准是指根据餐饮企业的特殊需要,对所需采购的餐饮原材料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如原材料的产地、等级、性能、大小、个数、色泽、肥瘦比例、包装要求等。采购规格标 准的制定应由厨师长会同相关人员,如采购人员、成本控制员等一起研究、讨论并作出决定,以求其实用可行。采购规格标准的文字表达应简练准确,应避免使用含糊的词语如“较好”、“一般”等,以免引起误解。另一方面,餐饮企业必须根据内部需要及市场情况的变化随时修订采购规格标准。

  但事实上,餐饮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餐饮原材料都制定采购规格标准。但下列原材料必须制定明确的采购规格标准:

  (1)对餐饮成品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的餐饮原材料;

  (2)成本较高的餐饮原材料。

  2.采购数量控制

  食品原材料的数量对餐饮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数量过多,势必造成原材料的变质,因为任何食品原材料的质量都无一例外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只不过有些原材料变质的速度较快,有的则稍慢一些而已,另外还容易引起偷盗、资金占用过多及增加库存管理费用等;而数量过少,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材料供应不上而难以满足宾客餐饮需求的局面,并且会导致采购次数的增多而增加采购费用。因此,餐饮企业必须制定每种食品原材料的采购数量标准,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1)干货类原料的采购数量控制

  所谓干货类原料,是指那些可以相对长时间储存的食品原料,如米面及其制品、食盐、食糖、味精等调味品。它们往往是箱装、袋装、瓶装、罐装的原料,可以在常温下储存数月之久而不会变质,因而可较大批量地进货。但采购过多会造成原料积压和资金占用。因此,为减少仓库占用、防止偷盗、节约仓库管理劳力,必 须合理确定每种干货类原料的采购数量。餐饮企业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来确定干货类原料的采购数量:

  ①定期订货法。定期订货法是一种订货周期不变、但每次订货的数量任意的方法。订货周期通常根据餐饮企业关于餐饮原料储备占用资金的定额规定来确定,一般为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或一月一次。每到订货日期,仓库保管员应对库存原料进行盘点,然后确定订货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订货数量=下期需用量-现有库存量+期末需存量

  其中的下期需用量为订货周期内餐饮企业的预测耗用原料量,其计算公式为:

  下期需用量=日平均消耗量×订货周期天数

  而现有库存量是指订货前的库存原料盘存量;期末需存量是指每一订货期末餐饮企业必须预留的足以维持到下一次进货日的原料储备量,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需存量=日平均消耗量×订货在途天数×1.5

  订货在途天数是指发出订货通知至原料入库所需的天数;1.5是保险系数,以便在因天气、运输等原因造成的供货延误,或是订货在途期间可能突然发生的原料消耗量增加等情况下能保证原料供应。

  ②定量订货法。定量订货法是一种订货数量固定不变,但订货周期任意的方法。餐饮企业应为每一种原料建立一份永续盘存卡,用于记录每次的进货和发货数量。每一种原料还必须预订最高储备量和订货点量。

  因餐饮企业的仓库容量都较紧张,且用于原料采购的流动资金又有限,因此,企业必须为每种餐饮原料确定最高储备量。在确定原料的最高储备量时,应考虑企业的仓库面积、流动资金、订货周期、原料的日均消耗量、供应商规定的订货批量等因素。

  订货点量是指当某种原料的储备量下降到应该立即订货时的数量,相当于定期订货法中的期末需存量。

  使用定量订货法时,订货数量的计算公式为:

  订货数量=最高储备量-订货点量+日均消耗量×订货在途天数

  每种原料都有一张永续盘存卡,一般都由仓库保管员使用并记录该种原料的进、出库情况。

  (2)鲜货类原料的采购数量控制

  所谓鲜货类原料,是指不能长期保存的各类食品原料,如新鲜的肉类、禽类、水产类,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奶制品、面包等。这些原料中,有的必须当天采购当天消耗,有的则必须在较短的有效保质期内消耗。冷藏或冷冻的鲜货类原料虽然有一定的储存期,但与干货类原料相比,仍然较容易变质。因此,鲜货类原 料易变质的特点决定了餐饮企业必须遵循先行消耗库存原料,然后才能进货的原则。鲜货类原料在采购时,首先应必须掌握原料的现有库存量,并根据预测的营业量,然后决定采购数量。餐饮企业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来确定鲜货类原料的采购数量:

  ①日常采购法。日常采购法适用于原料消耗量变化较大,有效保质期较短而必须经常采购的鲜货类原料,如新鲜的肉类、水产类和蔬菜等以及鲜活的禽类、河鲜、海鲜类原料。其计算方法较为简单,用公式表示为:

  采购数量=应备量-现存量

  其中应备量为当日或近日营业所需的预测量,现存量为采购前的盘存量,要求有专人(一般为食品管理员)每天巡视冷藏室、冷库和鲜活水产养殖池,对各种鲜货类原料进行盘存,并如实记录现有库存量。

  ②长期订货法。长期订货法适用于消耗量变化不大的鲜货类原料,如面包、奶制品、鸡蛋、某些水果、蔬菜等。长期订货法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方法是餐饮企业与某家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或协议,由供应商以固定的价格每天或每隔数天向餐饮企业提供规定数量的某种或某几种原料。原料价格和订货数量一般是固定不变的,直至餐饮企业或供应商感到有必要变动时再重新商定。

  第二种方法是餐饮企业与某家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或协议,由供应商以固定的价格每天或每隔数天将餐饮企业的某种或某几种原料补充至规定数量。这就要求餐饮企业为每种原料确定最高储备量。为防止供应商的补充超过最高储备量,餐饮企业通常使用采购定量卡,以控制每次的进货数量。采购定量卡一般由专人负责, 如实记录各种原料的实际库存量,然后通知供应商本企业的需要量。

  (3)健全请购制度

  厨房所需的餐饮原料应按照既保证业务需要又不过多占用流动资金的原则进行采购。为加强管理,餐饮企业一般都要求需要原料的部门填写请购单,经核准后交由采购部门或人员进货。

  3.采购价格控制

  原料采购员应在保证原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原料的采购价格。由此,在采购任何一种餐饮原材料时,餐饮企业都必须取得至少三家供应商的报价,以便餐饮企业做出比较并最后选择。当然,采购工作的关键是确保餐饮原材料的质量。在国外,有许多餐饮企业以原料质量与采购价格之比来评估采购效益。采购效益的 计算公式为:

  采购效益=原料质量÷采购价格

  A原料的采购价格为12.50元/千克,其质量被评为80分,求A原料的采购效益。

  A原料的采购效益=原料质量÷采购价格

  =80÷12.50

  =6.4

  如果经过调查,发现相同质量的A原料的价格仅为11.90元/千克,则其采购效益得以提高:

  A原料的采购效益=原料质量÷采购价格

  =80÷11.90

  =6.72

  如果以相同的价格可以购入质量为85分的A原料,则也可提高采购效益:

  A原料的采购效益=原料质量÷采购价格

  =85÷12.50

  =6.8

  因此,餐饮企业应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定期测算购入餐饮原材料的采购效益,确保企业以最低的价格采购尽量优质的餐饮原材料。

回答者: yoko123 2015-11-22 05:11

什么都涨,大家涨,那要采购平价、优惠的东西就有难度了。为了保质保量保优惠,首先要了解行情,尽量采购质价相符物有所值的东西,价格压力大的时候,保质量很重要。试想,你的采购价格高了,产品价格也高,但你保证了质量,就不怕没有消费者。

回答者: 土豆不是马铃薯 2015-11-22 09:09

我是来学习的 

我要回答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