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怎么营销?-中国吃网

餐饮问答详情

春节后怎么营销?

营销策划 浏览: 1次 发布时间: 2012-01-12 18:22

 春节后怎么做好营销?

共有 3 个回答

回答者: 半夏 2016-02-25 09:31

   第一,慎选低价促销品类,春节后顾客的消费特点与其它节假日后略有不同,春节前家庭主妇们依惯例都乐意购买大包装大规格的粮油类商品,春节后淡季的单品促销要慎选如5L装的食用油等重复促销,因为节前顾客已大批量购买,且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而不是盲目地不加选择民生商品翻来覆去的恶炒。而应择顾客需要的时令性的商品。如整理箱、防潮吸湿、雨具、时令果蔬等;或利用农超对接的优势,直接到农家采购,大幅度地降低采购成本,让利顾客以吸引客流。

 
  第二,创新图变,经过一个忙碌的旺季,并不能就暂时的休养生息,因为在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经营也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节后应根据节气、消费、以及营销主题的变化,通过营销策划把一些不起眼的小节做大,如:情人节、元宵节、三八节、植树节、愚人节、消费者权益日、父亲节、母亲节等中小节日,只要抓住这些小节,把小节做大,利用当地的民俗节、商会、赛事等重大活动做文章,接上又会推出了迎春系列促销,使人感受到卖场内浓浓的春意。迎春系列结束后,推出购物文化周活动,在淡季中掀起一阵营销小高潮。淡季商机可挖的,不仅扩大卖场的影响,也能做大淡季销售市场。
 
  第三,设VIP专享活动日,或开僻VIP商品专区,营销理论中有一个着名的二八定律,即80%的利润往往是由20%的顾客创造。毋庸质疑这20%的就是白金VIP顾客。不放低端客户,抓牢高端顾客,可设立部分热销品牌特别折扣专供VIP会员,以满足其优越感。以往本土零售业往往是太重视低端消费群,而忽略高消费顾客是商家的主要利润来源,而且高端客户购买行为无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加大中高端顾客开发培育力度,提高高端顾客消费频率,是零售业淡季营销重中之重。因为淡季销量有限,势必增加成本,而提高中、高档顾客在卖场总销售中的占有率,有利于降低商场经营销售成本,提高销售盈利能力,增加卖场经营业绩。因此在淡季时期,对顾客历史客单价进行有效细分。设立VIP专享折扣服务,推行VIP积分兑换礼品活动。
 
  第四,“挖渠引水”,不能把眼光老盯着一个市埸,而是要放眼周边地区市埸拓宽新客源,稳定老顾客,拓展新顾客!以我们的特色来吸引周边顾客,挖掘更多、更广泛的消费客源,这也是营造淡季不淡的一个措施。例如一些有条件的零售商店,春节后淡季举办具有“地方民俗戏”文化活动等,吸引边缘商圈顾客前来。
 
  第五,专注品牌建设,要“旺季抓销量,淡季树品牌”,本土零售企业节后淡季营销活动基本停滞,淡季其实是信息传播的最佳时机,许多商家都偃旗息鼓,养精蓄锐,传播的信息较少,信息的传播效率要比旺季时高得多不仅能够扩大销售量,更易提升零售卖场的形象,树立经营品牌。品牌建设主要表现在经营形象包装、文宣推广、社会公益、商品结构调整、员工优化等方面,以提高零售店的关注率和美誉度。其次,是强化卖场管理、加强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以更加规范、更加完善的服务来赢得顾客的青睐。或开展春季服务月、微笑大使评比等内部活动评比提升内部员工的激情,籍此,提高服务顾客的水平,以服务来提高卖场的软实力,树立好经营品牌。
 
  总而言之,淡季不能淡思想,“市”在人为!“旺季取利,淡季取势”,这应该是零售营销的核心思想。取利,就是要夺取最大的销量与收益;取势,则是获取制高点,争取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经营人气、顾客口碑、品牌知名度,等等,从而建立长期的战略优势。没有淡季的“势”作为铺垫,就很难获得旺季的“利”;往往淡季营销工作做得好,到旺季不用再投入太大的营销成本也能获利颇丰,水到渠成。
回答者: 菲菲99 2016-02-25 09:32

 成功酒楼营销的目标都是非常明确的,策略都是很清晰的,且都是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如何做好旺季与淡季营销策略的转换。 

淡季里,营销工作重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老客户的维护;2、新客源的开发;3、品牌形象的塑造。

要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适度的营销成本是必不可少的,而不是一味地没有策略性地压低经营成本。这个阶段应相对轻视收益率,而更重视上座率和顾客的满意度,终而实现旺季取利以及全年的收益目标。

 

回答者: 大玉儿 2016-02-28 06:13

促销、打折,都是那些

我要回答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