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你怎么看?-中国吃网

餐饮问答详情

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你怎么看?

经营管理 浏览: 1次 发布时间: 2013-03-17 18:25

       央视3.15晚会上,知名餐饮连锁企业吉野家被媒体曝光,其问题包括:废弃米饭再上桌;店内餐具未清洗、消毒等。


        从麦当劳再到吉野家,餐饮业的后厨为何连连失守?这暴露出当下一些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控混乱,连麦当劳、吉野家这样的知名餐饮企业也存在众多卫生安全问题,让百姓如何放心?对于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你怎么看呢?

共有 3 个回答

回答者: lrf8188 2017-05-01 03:39

  就是人民大众对食品安全没有很高的认识 和保护自我的意识 在某些国家不管哪一家餐厅  或者小店面   都是干干净净的  ,通透的  无论是店面卫生,厨房卫生 都是没有死角的  包括服务人员整洁程度都是一流的 , 食客如果发现小强  或者飞行物  那么就恭喜这位食客了 ,你可以把这个店告到法庭  其巨额赔偿的程度 就是这个店都能是你的了 老板可以净身出户了,饭店里 没有塑制的餐具  都是精美的玻璃  瓷器  服务人员每天都会花时间仔细检查有没有损坏或者污迹  哪怕只是一点点  如果你马虎了  让客人发现他的餐具有小损坏,或者不干净 那么又要恭喜这位食客了 饭店的所有经理 都会给您行三跪九拜的大礼  乞求您的原谅  您不满意 他们就一直跪着磕头 直到您满意为止  而且还要免单,赔偿精神损失费 在某些国家来讲 如果餐具有破损 或不干净就是对客人大不敬  更不要说给客人吃废弃米饭,餐具未清洗 未消毒啦  搞不好就要没收你全部资金再进班房免费健身  

这就说明了 在中国为什么没有百年的企业了  这样的大环境下 如此竞争惨烈的时代  自保都是问题  随波逐流吧  别人怎么干咱就怎么干 干一天算一天 都是这个想法 哈哈  如果您想标新立异  那成本自然就会很高 怎么和同行业竞争呢 谁来为您的标新立异来埋单呢  你看星级酒店  为什么星级酒店菜品贵  成本就高啊  并不是说多暴力 也和一般饭店差不多 也就是%多少的行业标准而已 ,贵在哪里了呢  首先装修高档华贵 先期投资巨大  想走正规就得部门多  人员开支巨大  外聘领导管理  设备也是一流的  这些都不算,咱就说正规酒店购买的青菜 肉禽蛋奶 海鲜  水果等等原材料  都是经过工商检疫指定的商家去购买 成本当然很高了  虽然贵   但这样出问题可以把风险转移   一般的饭店厨师队伍也就是12个左右就能搞定    而酒店光一个点心部  早茶  正点  宵夜三班倒  也要10个人    这也不说了 平白还多出一个管家部 就是由一群阿姨组成 大约20多人吧  负责整个酒店餐饮的卫生   那您说一个酒店卖一盘清炒菜心38元 贵吗?  咱先不说这菜心有可能是打飞机过来的  就是平均一斤菜心处理完毕 能用的也就是3两  是一般的人能消费的起的么?

难啊  想要食品安全  还是自己做吧  经济 卫生

回答者: 国产无心菜 2017-05-01 08:28

 这需要政府和消费者大力监督 餐企自觉,。。。不然很难搞。。

回答者: icefly 2017-05-03 00:54

  说到食品安全,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已被爆出来的,包括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染色花椒、墨汁石蜡红薯粉、瘦肉精、假牛肉(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河南南阳毒韭菜、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染色馒头、沈阳毒豆芽、宜昌毒生姜、合肥染色蛋糕、北京多家影院爆米花桶含荧光增白剂、海南的毒缸豆、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广东中山查获1325公斤“墨汁粉条” 、重庆一公司购26吨三聚氰胺奶粉生产雪糕、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 、台湾塑化剂有毒食品,到期面包回炉再造热卖、漂白大米、面粉增白剂、下水道小龙虾、双氧水凤爪、避孕药养黄鳝、激素染色草莓、大肠杆菌超标青团、农药残留含敌敌畏、麻辣海带丝用苯甲酸防腐、毒竹笋焦亚硫酸钠超标至少144倍、毒血旺、麦当劳的后厨和食材、辣条的脏乱制作环境……还有无数没爆出来的危险食品。于是就很佩服自己还活着!
  以前有一调查,88%接收调查的中国人都认为自己的生活远离“美满幸福”的标准,其中生活成本和房价上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让人不安的食品安全是导致民众幸福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如果说物价、房价只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反映在某个特定阶段的价格表现,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却是由来已久却难以根治的痼疾。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当面对这一幕幕丧失道德和法制基准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反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不足。相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建立起来的世界瞩目的成就和光辉文明,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
  食品安全体现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这种担保是无须说明也不能附加条件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长推动了食品生产和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与相对滞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制度之间产生了矛盾,在缺乏有效对冲和缓和机制的情况下,矛盾在媒体和社会大众的镁光灯下被放大,从而引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巨大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上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可以把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四类。
  第一类是因为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大体上属于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造成食品污染或变质。主要表现在种养殖源头污染、食品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落后、流通储运手段达不到保鲜要求等。
  第二类是因为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出于私利或盈利目的,在知情的状态下人为影响食品质量。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严重违背了生物学的种植和养殖规律。更有加入不利人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
  第三类是因为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对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认识或从业人员非主动性过失,造成劣质食品未被发现继而进入消费环节。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覆盖面偏低,抽检频率过低,更谈不上对食品进行普检。
  第四类是因为食品安全和追踪惩罚的法令制度不健全或者徇私舞弊,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继续扩大。
  三、食品安全事件的“负外部性”
  食品安全事件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危害,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危害。危害还会延伸到行业和国家声誉的层面,从而具有了经济学意义上的负外部性。“负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食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了危害,却没有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即出现了市场失灵。
  第一个负外部性在于食品安全事件对于经济和民生的冲击。
  第二个负外部性在于对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的影响。
  四、政府监管的着力点和缺陷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由乱到治的过程,最重要也是责无旁贷的力量来自于政府监管。监管重心主要在于细化生产工艺流程和卫生环境要求,通过市场手段鼓励兼并重组和产生升级,加强对生产源头的监督,在注重保持中小生产者和经营者利益的基础上实施适当的行业准入等。用市场优胜劣汰的方法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最重要也是目前最应该改善的地方就是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执法,这是应对第四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五、制度刚性化和民间维权组织的兴起
  鉴于国家立法层面已经出台了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基本大法,并致力于在此框架范围内进行监管体系和法律细则的完善,我们将重点围绕制度建设的弱项进行阐述。
  1.强化对食品安全检测监督结果的定期公开制度。
  2.在各部门综合协调监管的基础上推进监管的专业化。
  3.强化执法检查,提倡制度刚性化。
  4.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公众参与和消费者保护机制。公众参与程度的差别,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最大的不同。我国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通常会求助于消协。但各地的消协都挂靠在工商行政部门内部,由同级工商部门主管,削弱了消协作为法定职能非政府机构的独立性,难以协调物价、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诸多部门的关系,也限制了其社会公信力的发挥。

我要回答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