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煲多久最合适?-中国吃网

餐饮问答详情

煲汤煲多久最合适?

美食导吃 浏览: 1次 发布时间: 2013-05-09 14:58

煲汤的时间太短了会觉得不够味,时间长了又觉得丧失了原有的味道。所以,煲汤时间决定了味道。究竟多长时间最合适呢?

共有 4 个回答

回答者: 巨无霸123 2017-06-22 07:00

  在食材允许的情况下,熬汤的时间一定要尽可能短,否则容易破坏食物中的氨基酸类物质,使嘌呤含量增高,营养成分流失。鱼汤的最佳熬制时间在1小时左右,鸡汤、排骨汤一般在1―2小时左右,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的损失,且水面要没过蔬菜,以和空气隔离,从而减少营养损失。

回答者: icefly 2017-06-23 02:29

一般都是1-2个小时的,还要看食材是否容易熬

回答者: 帮主 2017-06-24 00:41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对此,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选择了蹄膀煲、草鸡煲、老鸭煲,通过检测发现:蹄膀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明显增高,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0.5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1.5小时,脂肪加热0.75小时可达到最大值;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含量在加热45分钟时升至最高值。长时间煲汤并没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使这三种汤中的营养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鸡煲和老鸭煲,煲汤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

  专家提醒,长时间加热会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加热1~1.5小时,可获得比较理想的三种煲汤的营养峰值,此时的能耗和营养价值比例较佳。

回答者: 国产无心菜 2017-06-24 03:04

  首先,汤里尤其是餐馆的汤里很容易含有过量的盐,不但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还容易引起肥胖。其次,汤中溶解食材中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维生素的同时,也会溶出脂肪、胆固醇和嘌呤等。尤其是嘌呤,健康教育专家宁莉说,许多人认为鱼、肉、内脏等食材中嘌呤含量高,因而不吃肉,只喝汤。可他们却不知道,嘌呤其实都溶在了汤中。特别是长时间熬制的“老火靓汤”,嘌呤含量更高。如果长期大量喝这样的汤,容易导致高尿酸,甚至痛风。

  为了避免喝汤时摄入过量的盐分,专家建议亲手做一些无盐或少盐的汤。而在外就餐时,不能掌握汤的咸度,最好少喝汤。长时间炖煮的汤,嘌呤、脂肪含量非常高,“三高”病人尽量少喝。炖汤中如加入绿色蔬菜,煮得太久还会使蔬菜中营养素流失,而汤中钾和草酸盐含量都会增高,慢性肾病患者喝了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那么,什么样的汤才是健康的呢?两位专家提醒,一是要淡,少放盐。二是熬煮时间不能太长。素菜汤以食材稍微变软最佳,煲肉类汤1小时左右就好,最长不要超过2小时。三是熬肉汤前,将肉类用沸水焯一下,可有效减少嘌呤含量。

我要回答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