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年10月30日 21:22

孔府菜之名因其出自孔府而得,孔府的主人——孔子的嫡系后裔、历代“衍圣公”在接待皇帝,欢宴钦差大臣,达官贵戚和举行家宴、喜宴、寿宴及日常生活中,遵循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遗训,由孔府历代名厨精心创制而成。

 

自西汉以来,孔子后裔政治地位不断升迁,至明、清朝时期“衍圣公”曾官居一品,班列文官之首。孔府如此特殊、重要的社会地位,促使了孔府和宫廷,孔府与官府,孔府与民间的烹饪技艺的不断交流,使众家名馔佳肴得以荟萃一堂。

百年来,孔府名厨巧师们的潜心切磋,师承旧制,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逐渐形成了自成一格,名馔珍馐齐备,品类丰盛完美,色、香、味、形、质、养、意、器俱佳,堪与帝王宫廷菜媲美,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典型官府菜。

孔府菜的鲜明特点

 

01、礼仪庄重,等级分明

“中国礼仪尽出齐鲁。”孔子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他融入饮食中的一些指导思想,使孔氏后裔成了齐鲁礼仪和文化的真正传人。孔府菜在菜式上、席面款式上要求十分严格。各种宴席的席面,菜点丰盛,搭配讲究,主菜、大件菜、配伍菜都有一定的程式。孔府宴饮,自始至终,无不贯穿着极为缛琐繁多的礼节习俗,甚至连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礼节上的约束。
02、选料广泛,用料讲究

孔府菜的用料,上至山珍海味,下至瓜果菜豆,乃至野蔬笋根,品种逾千余个,在古代,这些菜品原料的供应,都具体规定到户。千余年来,各种役户,佃农、菜户等,以征纳实物的形式,提供给孔府,使孔府的饮食烹饮,有了优裕的物质基础。另外,还有各地向孔府进贡的各种山珍海味。丰富众多的食品原料,使得孔府内外厨师可以优中选优,精中取精,并且一料多用,变换无穷。
03、做工精细,讲究盛器

孔府烹饪非常讲究,重于调味,工于火候。制作风格上,孔府菜选择性的吸取了鲁菜、苏菜、清宫菜等各菜系之精华,整体上具有鲁菜、苏菜亦即清宫菜的某些特征,但又形成了极具富贵气息、造型极趋美感、菜品极具文化韵味等孔府菜所独有的风格和特点。

“美食不如美器”。孔府菜十分重视菜肴的形态美。餐具多种质地,风格迥异,丰富多彩。因事因馔而用,赋予一个优美生动的形象,使孔府菜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之体现出一种浓厚的富贵气息,具有别于其他菜系的独特气质。
04、命名讲究,寓意深刻

孔府菜的命名极为讲究,寓意深远。有些系沿用传统名称,有的取名古朴典雅,富有诗意,有的菜点则是管家、厨师投其所好,因人因事而名。还有一类菜的名称是用以赞颂其家世荣耀或表达吉祥如意的。

孔府菜的传承与发展

香宫:是曲阜香格里拉大酒店的招牌餐厅之一。它不仅提供纯正的粤菜和鲁菜,而且还特别推出孔府菜,让宾客在体验高品质菜肴和服务的同时,领略到博大精深的儒家饮食文化。同时,香宫的装修也别致古典,把孔子六艺概念引进到各个细节。

深红色木质回纹大门彰显现代风雅。

喷泉水池中青铜的锦鲤跃然嬉戏,室内多处使用的水元素令香宫更显灵性。

惟妙惟肖的狮子造型,增加了室内用餐环境的典雅庄重,凸显了宾客的高贵身份。


另有两个独立的亭堂设在酒店中式花园中,依傍于小桥流水,是宴请亲朋好友的绝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