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年06月29日 13:45

今年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农业部命名北京市房山区等103个县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山东威海市等4个市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均以“菜篮子”产品主产县为主,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国家107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揭晓

数据显示,这些质量安全县在2016年监测合格率达99.3%、群众满意度达90%,比创建前分别提高2%和20%。按照农业部目标,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创建范围,在2017年确定200个创建试点单位,力争“十三五”末覆盖所有“菜篮子”产品主产县。

创建县市重点看三项指标考核
根据农业部开展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要求,命名县域内主要农产品的监测合格率要达到98%以上,禁用药物和违法添加物质的监测合格率达到100%;群众对县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满意度达到70%以上。为规范质量安全县的创建、申报、考评、命名、监督管理等,农业部还同步出台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管理办法(暂行)》。
据介绍,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的总体思路是,以“菜篮子”产品主产县为重点,“产”、“管”并举,推动各地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探索建立有效的监管模式,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主要围绕投入品监管、标准化生产、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体系建设、制度机制创新等8个方面开展创建,由工作考核、质量安全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三部分组成考核评价,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让数据说活。
纳入绩效考核 老百姓满意度提升20%
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创建期间,各地还出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监管模式。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此前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现场会上介绍,质量安全县创建期间,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监管方式不断创新、监管能力明显提高,并且在品牌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
据了解,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政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绩效考核,平均权重由2.5%提高到5.8%以上,并针对监管的重点难点,结合实际创新监管,形成了一大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还建立起严密高效的网格化监管体系。
这也使得老百姓对农产品放心度不断提高。数据显示,在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4%,试点县监测合格率达到99.3%,比创建前提高2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达到90%,比创建前提高20%。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