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年08月29日 10:19

前几天,曝光海底捞后厨乱象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让公众跌破了眼镜。在“危机公关”引起轩然大波后不难发现,相关部门始终把重点放在了食品安全监管和重建环节上。

中烹协: 要求餐企建食安管理部门

继北京烹饪协会发声、北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约谈后,今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餐饮业加强行业自律 提高卫生水平”的通知》。

要求餐饮企业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主动加强自查工作,引入“明厨亮灶”工程。

8月25日,餐饮业“服务标杆”海底捞被曝出配料房、上菜房、水果房、洗碗间、洗杯间等均有老鼠痕迹。更令人惊讶的是,一向服务细致入微的海底捞竟然将打扫卫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还用火锅漏勺掏下水道。
曝光视频一出现,网友们纷纷表示海底捞在心目中的形象急转直下。
对此,海底捞在其官网上连发致歉信和处理通报。有微博大V总结,通报内容大意为“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此时,因其“不推诿、不扯皮”的态度完全解决了消费者对海底捞的信任危机。
同时,另一部分网友认为,虽然海底捞做出了优秀的危机公关,但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海底捞可能是在用公关手段转移公众对其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对此,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此次事件后,海底捞肯定要将中长期的扩张战略进行调整,要确保每家店的质量和内控管理体系要更加健全。
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也在今日发声,认为引导舆论并非可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实质性办法,餐饮业更需要注重消费者利益,让食品卫生、管理方法都真正实现不辜负消费者期待。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