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年12月31日 18:15

高铁推行互联网订餐 外卖迎来新市场

2017年7月17日,铁路部门宣布正式推出动车组列车网上订餐服务。乘坐G、D字头的动车组列车出行的旅客,通过12306网站、手机APP,不仅可以预订所乘列车餐车供应的餐食,还可以预订沿途供餐站供应的社会品牌餐食,只要按页面提示选餐、用支付宝付款即可。订餐成功后,高铁服务员会把餐食送到旅客指定的车厢和席位。

点评:高铁列车此举:1)增加客户好感度与服务体验;2)列车上的餐品明码标价及个性化的服务会实现销售提升;3)为高铁站周边餐饮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2017餐饮业七大新闻事件看2018年经营

赵小姐不等位”低调落幕

11月网络上传出上海网红餐厅“赵小姐不等位”在上海的6家门店全部倒闭的消息。在某点评网上搜索"赵小姐不等位"直接显示“魔都第一代网红餐厅关门,曾经天天排长队,如今真的不需要等位了”的字眼。而那些依靠经营创新、营销前卫的网红餐厅,如水货餐厅、黄太吉、雕爷牛腩,现在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点评:网红店倒闭与迅速的没落,主要原因在于“模式简单、易于复制、价格贵、味道不稳定、网络过度营销与消费者期望值形成巨大的落差”等 。编者认为:做餐饮终究要回归本质,餐饮消费本质需求是吃好、好吃,而好看、好玩、好听虽然可以为消费值,但只能是在保持本质下的附加品而已。所以,2018年,如何让网红餐厅变为网红实力店,是网红红营者的头等大事。

中信收购麦当劳中国

  1月9日,中信股份发布公告,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和美国凯雷已同麦当劳签订协议,以161.41亿港元收购麦当劳中国内地及香港业务,并获两地20年特许经营权。中信、凯雷、麦当劳分别持有麦当劳中国52%、28%、20%的股权。7月31日,麦当劳中国收购案正式完成交割。8月8日,新麦当劳中国宣布到2022年底,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将从2500家增加至4500家,约45%的麦当劳餐厅将位于三四线城市。10月12日,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

点评:麦当劳选择中信,笔者分析有如下原因:1)麦当劳对原材料的品要求,决定必须具备冷链运输配送的强大运营能力。此成为麦当劳近年速度的一大阻碍。而中信资本所投资的顺丰物流可与麦当劳在物流冷链方面合作,优化和拓展物流体系。2)我们知道麦当劳更像是一家地道的地产商,其拥有美国以及世界各地一些最值钱的街角和十字路口的黄金地。公司1/3收入来自于直营,2/3的收入来自于加盟。而在加盟费里收取的重要收入就是房产增值的收益。而中信泰富的商业地产可为麦当劳店面选址带来便利。

麦当劳与中信的合作,会营造出麦当劳“强者恒强”的形象,为麦在中国迅速拓张提供强大的支持。

“强者恒强”将会成2018年餐饮市场上的一种普通现象,最终会造成更激烈的竞争及又一次洗牌。

   北京启动“阳光餐饮”工程

今年5月,北京开始实施“阳光餐饮”工程,落实“信息阳光”、“过程阳光”、“阳光评价”,把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信息、食品加工操作过程以及公众对餐饮服务单位的评价实实在在“晒在阳光下”。截至年底,全市达到“阳光餐饮”工程标准的餐饮服务单位约2.1万余家,有1500余家餐饮企业在网络订餐平台上“直播”后厨,有53条餐饮街区被认定为首批“北京市阳光餐饮示范街区”。“阳光餐饮”工程的实施,对树立首都餐饮行业的品牌形象,提升餐饮行业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市民饮食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阳光餐饮”在全国各地的相续铺开。未来餐饮企业将全面实现食品加工过程可视化。进一步推进明厨亮灶,使食品加工重要环节和关键部位全面覆盖、动态可视,供消费者实时查看,对餐饮服务食品制作加工全过程进行监督。

百胜中国收购到家美食会

5月15日,百胜中国宣布,该公司将收购到家美食会的股权实现控股,交易完成后,到家美食会创始人孙浩将继续负责该业务。7月6日,百胜中国发布二季报,披露了更多的收购细节,包括以617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到家美食会绝大部分股份,交易完成后,百胜中国最终占有到家美食会约80%的股份。11月份,百胜中国正在筹备成立独立的外卖公司,这一举动也让百胜中国发力外卖市场的布局越发清晰。同时,百胜中国的入局,也给刚在今年形成的“双雄争霸”外卖市场格局增添了不少变数。

点评:2018众多餐饮巨头布局外卖市场。而外卖通过三大平台高额补贴与快速催熟之后已成为消费者的不可缺少的用餐方式,同时外卖已成为餐饮人公认的”风口”。编者认为2018年做好外卖需具备:懂互联网运营的专业团队、拥有强大的采购优势实现降低成本、能使用先进技术来改变成本结构、强强联手,谨记强者恒强的启示。

 金钱豹全国门店关停 2017餐饮业七大新闻事件看2018年经营

  7月4日,金钱豹北京最后一家门店翠微店宣布关闭,随即金钱豹上海的餐厅也全面歇业。与此同时,金钱豹拖欠员工工资、拖欠供应商货款、储值卡无法退卡等丑闻也不断曝光。金钱豹2003年进入中国内地,曾以复合式自助餐模式火爆一时,店面最多时达29家。2011年7月,金钱豹以15亿元被欧洲私募基金安佰深接盘。2015年,金钱豹以2.53亿港元的价格再度转手给嘉年华国际。根据嘉年华国际12月22日的最新公告,拟以2.8亿港元出售金钱豹餐饮业务给Basic Astute Limited。

点评:编者认为:金钱豹没落的原因1)创始人的野心与决策的失误:至2010年金钱豹年营业额近约9亿元,漂亮的业绩唤起创始人的野心,2011年下半年赴港上市却遇搁浅。却金钱豹却15亿元的价格把卖给一家欧洲私募基安佰深。后者接收金钱豹后,终就因经营不善导致连年亏损2)超低价转手:2015年基安佰深以低比原收购价13亿的价格2.53亿港元的转手给香港上市公司嘉年华国际,身家缩水近13亿。为品牌带来又一次重创;3)二次转手资本,让金钱豹彻底脱离了餐饮的本质,而成为资本手上赢利的工具,所有全线倒闭顺理成章。

启示:1)要围绕产品和服务打造核心竞争力。对于餐饮企业,食材、菜品以及标准化服务就是产品,金钱豹依靠高端、高价的食材和商品在自助餐饮上走出一条有品牌辨识度鲜明的路子。但后期却因食材不新鲜、服务不到位哈根达斯 而备受投诉。2)国八条后应时势及时进行经营方向的调整;3)加强内部管理永远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关键。金钱豹经历二次甩卖后,内部管理混乱加速其倒闭的速度。4)餐饮经营者要加强学习、扩大视野、学会有效管理自己的野心,能精准的抓住市场发展趋势,带企业行走在正确的路上。

烹饪绝技培训、餐企团队培训、企业内训导入、《餐饮经理人》、《烹饪艺术家》及电子杂志订阅、稿件发布、2018年东方美食采购展展位、中国吃网广告电话(微信同步):1851599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