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年02月11日 20:01
近日,“烤鸭第一股”全聚德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总营业收入18.56亿,同比上升0.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亿,同比上升2.16%。

折射到资本市场上,相比2017年下半年股价最高点(11月9日报收21.06元),全聚德之后一路狂跌。截至2月7日,全聚德报收15.42元,市值47.57亿,3个月蒸发17亿,而全聚德2008-2016年的总净利润才11亿元,相当于蒸发了上市8年的净利润还多6亿。

自2012年以来,业绩徘徊不前似乎成为全聚德的常态。作为154年历史的老字号,全聚德一度受到互联网新经济的冲击,外卖业务试水一年多后停业,快餐品牌收购也以失败告终。

在商务部认定的1100多家“中华老字号”中,不少面临业务转型的困境,去年6月上市的广州酒家,股价自11月起一路走低;以西安饭庄为代表的西安饮食,业绩也不尽如意。老字号餐饮的转型之路荆棘丛生。

全聚德五年原地踏步,试水外卖亏千万,为什么?

全聚德五年原地踏步,试水外卖亏千万,为什么?


老字号五年原地踏步

全聚德创建于1864年,至今跨越了154个年头,代表产品是全聚德烤鸭、集“全鸭席”和400多道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周恩来总理曾多次制定“全鸭席”登上国宴舞台,是外地游客来京几乎必吃的北京小吃。

根据2017年半年报,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聚德已开业门店有114家,其中国内109家(直营38家),覆盖全国21个省级地区。

然而,盛名之下的业绩不尽如意。全聚德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业绩从2012年起陷入“原地踏步”的循环。

从合并利润表中看,2012年-2016年全聚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44亿、19.02亿、18.46亿、18.53亿、18.47亿,自2013年以来分别同比上升率为-2.16%、-2.94%、0.38%、-0.32%;2012年-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66亿、1.22亿、1.38亿、1.43亿、1.50亿,自2013年以来的同比上升率为-26.51%、13.11%、3.62%、4.89%。结合2017年业绩快报看,2017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甚至没有2012年高,几乎停滞不前。

线下餐饮企业依靠门店赚钱,讲究人流量高的地带选址,而高人流地带又有高租金,迫使企业提高翻台率,但除去平时不稳定的外地游客,这也只能覆盖附近几公里的人群。

从开店速度看,全聚德2017年上半年新开直营店2家,加盟店1家;2016年新开直营店5家,加盟店3家,但这击溃比不了外卖平台带来的巨大流量冲击。

2012年以来,饿了么在无数外卖平台中脱颖而出,2016年12月也宣布日订单破900万单。2013年末,美团外卖加入交战,2017年3月日订单超过1000万单。

《2017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046亿元,同比增长23%;在线订餐用户规模达3亿人,同比增长18%。

外卖平台拉近了商家与消费者的距离,打破了门店的增长瓶颈。这对老字号商家来说,是机会更是挑战。

全聚德五年原地踏步,试水外卖亏千万,为什么?


老字号五年原地踏步

全聚德创建于1864年,至今跨越了154个年头,代表产品是全聚德烤鸭、集“全鸭席”和400多道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周恩来总理曾多次制定“全鸭席”登上国宴舞台,是外地游客来京几乎必吃的北京小吃。

根据2017年半年报,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聚德已开业门店有114家,其中国内109家(直营38家),覆盖全国21个省级地区。

然而,盛名之下的业绩不尽如意。全聚德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业绩从2012年起陷入“原地踏步”的循环。

从合并利润表中看,2012年-2016年全聚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44亿、19.02亿、18.46亿、18.53亿、18.47亿,自2013年以来分别同比上升率为-2.16%、-2.94%、0.38%、-0.32%;2012年-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66亿、1.22亿、1.38亿、1.43亿、1.50亿,自2013年以来的同比上升率为-26.51%、13.11%、3.62%、4.89%。结合2017年业绩快报看,2017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甚至没有2012年高,几乎停滞不前。

线下餐饮企业依靠门店赚钱,讲究人流量高的地带选址,而高人流地带又有高租金,迫使企业提高翻台率,但除去平时不稳定的外地游客,这也只能覆盖附近几公里的人群。

从开店速度看,全聚德2017年上半年新开直营店2家,加盟店1家;2016年新开直营店5家,加盟店3家,但这击溃比不了外卖平台带来的巨大流量冲击。

2012年以来,饿了么在无数外卖平台中脱颖而出,2016年12月也宣布日订单破900万单。2013年末,美团外卖加入交战,2017年3月日订单超过1000万单。

《2017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046亿元,同比增长23%;在线订餐用户规模达3亿人,同比增长18%。

外卖平台拉近了商家与消费者的距离,打破了门店的增长瓶颈。这对老字号商家来说,是机会更是挑战。

全聚德五年原地踏步,试水外卖亏千万,为什么?

全聚德五年原地踏步,试水外卖亏千万,为什么?



老字号拥抱互联网有多难拥抱互联网不仅仅体现在外卖O2O上,如何针对用户痛点推陈出新,也许是老字号企业融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北京大董烤鸭店的人均消费价在400元以上,定位高端,与普通消费者似乎更难融入。在外卖平台崛起时,大董烤鸭推出了烤鸭汉堡,1只烤鸭做出6个烤鸭汉堡,有原味、面酱、蛋黄酱、辣酱、蒜香等口味,一个汉堡22元,加上饮料、薯条搭配的套餐也在30-40元左右,一时火爆京城,成为“互联网+中式快餐”的代表,同时也不影响原品牌的高端定位。

大众烤鸭品牌金百万和全聚德步子相似,曾自建外卖平台失败。但他们脑子灵活,发现外卖与堂食的高峰重叠,外卖订单增多貌似并不能带来多大效益。如何既解决用户吃饭难问题,又能拓宽餐厅盈利天花板呢?

金百万开发“U味儿”App,用户通过App或外卖平台购买准成品,并获赠智能锅,然后将所有材料和酱料倒进智能锅,3分钟就能做好一顿热气腾腾的烤鸭。

2017年11月,北京商报报道,全聚德和平门店与华滨国际大酒店的富临阁餐厅达成了“单品输出”合作,全聚德为餐厅提供烤鸭的食材、设备、人员、配送等服务,从6月稻9月底,富临阁已经卖出1000只全聚德烤鸭,既调整了餐厅以粤菜为主的菜品结构,也为全聚德开拓了新的销售途径。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2017年我国餐饮收入3.9万亿,差不多相当于2017年一个四川省创造的GDP,商务部认定的1100多家“中华老字号”们,无论在饮食文化传承还是实际业绩上都贡献不小。

除了应对新技术、新经济带来的环境变化,老字号们也面临新入局者的挑战。相比纯互联网餐饮品牌,老字号在口碑、工艺上积淀深厚,如何顺着市场推陈出新,也许是老字号重焕生机的密码。全聚德五年原地踏步,试水外卖亏千万,为什么?


写在最后:

老字号坚持传统是根本,烤鸭本身就适于堂食,吃一个体验和氛围。如果单纯跟风玩外卖,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点击下面的二维码,了解一下餐厅业绩下滑的几个原因,说不定可以帮你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