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9-17 09:58 浏览量: 1337
张杨明:历经22年求得湘菜精髓

       专注于湘菜研究,做出湖南人心中纯正的“老母亲味道”,身为海口毛家湾总厨的张杨明,如今有着沉淀了22年的好厨艺,于2009年获得中国饭店协会颁发的“中国烹饪大师”,一起看看张杨明湘菜厨艺的成长之路。

 

( 资料图:湖湘名菜——剁椒鱼头)

 

  海口的湘菜馆不少,但能将红色文化和湘菜精髓紧密结合的餐厅为数不多,毛家湾就是一家成功的餐饮连锁企业,在文化宣传和菜肴品质上都做得极致,使其在中国餐饮界内赢得好评。毛家湾拥有以中国湘菜烹饪大师为领队的专业厨师队伍,以主席最喜爱的家常菜和经典湘菜为核心,推陈出新,并融入其他菜系精华,形成体系。海口毛家湾从2010年底开业至今,生意红火,入座率高达90%,尤其是菜肴的口味让人赞不绝口,这一道道美味的背后,少不了一个人的力量,他,就是海口毛家湾行政总厨——张杨民。
  张总厨为人低调,厨艺也非常高超,席间,我们一边品尝着毛家湾的美食,他一边耐心地为我们解说每一道菜背后关于毛家湾的故事。

  入行:为生活,为兴趣

       记者: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烹饪,是什么渊源让您投身烹饪的呢?
  张扬民:我是地道的湖南衡阳人,从89年开始进入这个行业,那年我13岁,因为家里比较穷,想着学一门手艺,所以才走进餐饮业的。慢慢做着也觉得好玩,有兴趣在,后来不知不觉在这条道路上走了22个年头。

  记者:从当初的小学徒,到现在的厨师长,有什么故事和我们分享吗?
  张扬民::经历的故事很多,一时也难以说全,当时那个年代的人很老实,也很辛苦,当学徒的时候什么都需要亲自去做,比如水台、打荷、炒菜等。而且我非常主动向师傅学习,一道菜做不成功,会自己去买材料反复操练,当时虽然很辛苦,但是还有一帮子朋友一起学习,所以觉得很开心。

  记者:您觉得作为一个优秀的厨师应该具备什么?
  张扬民:能吃苦耐劳!心态要摆正,对自身要严格要求。一个厨师应该有全方位的技能,如果只是学徒,就要做好本份工作;而要是成了师傅,就一定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个厨师还要有模仿能力,我们就会经常去试菜,试到好吃的菜就借鉴过来,改进、更换盘子器皿等等,把别人的好处学习过来,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

  记者:湘菜馆这么多,为什么会选择毛家湾餐饮企业?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张扬民:这是一种机缘巧合,我也看中了毛家湾的文化氛围。

  目标:为美味的湘菜而奋斗终身

  [nextpage]


  记者:说起湘菜,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辣椒,在您眼里,湘菜的特色是什么?
  张扬民:以农家菜为主,其实湘菜也有不辣的,湘菜最大的特色是吃起来开胃,传统的湘菜以酸辣为主,这种酸和醋酸的酸是不一样的,是家里自己用辣椒腌制的酸辣,湖南家里的老母亲做菜都是那个味道。不过现在湘菜不断地在演变,主要是讲究原生态。

  记者:那么湘菜的烹饪技巧是什么?
  张扬民:做菜实际上是大同小异,湘菜也讲究刀工,还擅长于调味,尤其是酸辣,技法也比较多样,尤其是煨、蒸。湘菜比较注重口味,所有“活蹦”,(指鸡鸭鱼肉乌龟畜禽类、海鲜等)都可以用来做菜。

  记者:您从事厨师也这么多年了,也领导过许多厨师班子和团队,那么对于管理方面,您有什么厨房管理心得吗?
  张扬民:还是“用心,态度,责任”,管理现在的学徒,不能个性化管理,而是要人性化的管理。海南天气比较热,做厨师很苦,很多人吃不了这个苦,我们会教导学徒环境让他去适应这个环境。厨房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我来把握方向,我们的厨房分工得比较细,专人专来做一道菜,例如野生有机鱼头,一整天都是专门一个人做的,干捞海皇粉丝煲也是由另一个人专做,这样是为了保证口感稳定。

  记者:现在的顾客嘴都很叼,您怎样来满足顾客不同的口味呢?
  张扬民:调查市场,海口市场上凡是新开的店都去尝试,了解顾客的口味。我们会结合各菜系的精华来运用到湘菜里面去,例如这道木盆花甲,就是海鲜的湘式做法,结合粤菜的材料来做,受到了不少本地顾客的喜欢。

  记者:自己做得最满意的一道菜是什么?
  张扬民:你们把我做的菜吃完了,那道菜就是我最满意的。

  记者:对你您将来自己的厨师行业的发展有些什么想法?
  张扬民:我的目标是,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