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0-21 14:47 浏览量: 1337
面向巴比松咖啡的文艺创业

       开咖啡店的人很多,但或许极少有人像张晶辉这样开巴比松咖啡店只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她有许多其他赚钱的产业,这家咖啡店是她的爱好和信念所在,是可以让精神休息的场所。去看看张晶辉开文艺咖啡店的故事:

(资料图:张晶辉在大连青云街的巴比松咖啡店)

     开文艺酒吧 创哈尔滨娱乐业

  1992年,张晶辉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做教师,这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她只做了3年,便决定辞职。辞职以后,张晶辉当过广告公司设计总监、电视台综艺频道策划,甚至还自己开过设计公司。

  1999年,张晶辉经过前期筹备和融资,到哈尔滨工商局注册成立“文化沙龙”,由于经营范围不具体,所以这个以“文艺沙龙”为初衷的营业场所最终被归类到“娱乐业酒吧”行业里。张晶辉将全部资金投入进去,租下了1000多平方米的地方,自己布置设计成立巴比松西餐酒吧。酒吧内有大舞台定期演舞台剧,有专业的爵士乐队演出。那时,酒吧在哈尔滨还是一个新兴行业,大多数酒吧还停留在歌厅、夜总会的经营模式上,张晶辉这种特立独行的文艺风格酒吧令很多从业者瞠目结舌。“我就是严令禁止黄赌毒,我就是要做一个完全清洁干净的酒吧。 ”张晶辉说,她的酒吧惨淡经营半年以后开始好转,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消费人群开始聚集到酒吧里,她定期举办的文化沙龙和主题活动也越来越受欢迎。

  到大连开咖啡会所

  张晶辉的丈夫是知名画家,曾被文化部邀请去法国做文化交流,张晶辉便随老公到法国游历一年。 2003年,张晶辉的老公调到大连一所大学做美术学院院长,她将哈尔滨的生意交给股东打理,随丈夫迁居大连。到大连以后,她决定开创新的事业,首先在上海开了一家帆船俱乐部,经营成熟以后交给妹妹打理。

  2006年,张晶辉在大连青云街购买了一栋别墅,开起巴比松咖啡画廊私人会所,里面挂满名人名画,装修设计布置自己亲自动手。会所一楼对外营业,二楼以上作为会员活动场所,并销售名画。张晶辉说,哈尔滨的巴比松是热闹的、动态十足的,而大连的巴比松则是安静的、清幽的,希望大连的这个会所能让更多浮躁的人静下来,感受生命的流动和美好,就像她现在所感受到的。

  打造一种生活方式

  和很多人的直观感觉不同,张晶辉并不认为巴比松咖啡画廊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咖啡店,“这是一个沙龙性质的私人会所,是一个开放的工作室,是我的圈子生活、聚会的平台。”张晶辉的圈子包括咖啡画廊的近300名会员、朋友、青云58街周边的居民……在这里,他们可以享用高级的法餐,品着咖啡,感受艺术、文化的氛围;每当客户来访、画友研讨,这里又是最合适的空间和平台。

  在巴比松咖啡画廊,经常会有一些企业高管等高端人群,在周末的早上,来到这里,点上一杯茶或者一杯咖啡,坐在二楼的露台,静静地看书。久而久之,服务生们会私下里善意地给这些客人起绰号:“和蔼先生”、“优雅女士”……可是她们却从来不去打扰这些客人,因为张晶辉嘱咐过:我们提供的是空间,客人享用的也是这里的空间。

  张晶辉说:“我是在打造一种生活方式。你喜欢一件事,就想着把这件事做得特别棒,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没得选择的,自然而然就会去做这些事情。”

  不能让理想飘着

  除了青云58街的巴比松咖啡画廊,位于哈尔滨的巴比松西餐酒吧在张晶辉的精心打理下,生意也是红红火火。但是,张晶辉却不得不承认,在她所经营的所有生意中,相对而言,巴比松咖啡画廊是最不挣钱的。

  尽管如此,张晶辉却又特别重视这家店,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巴比松咖啡画廊。“我相信,这么多年,在青云58街能够存活下来、经营得不错的店,大多不是以挣钱为主要目的。我们这些青云58街的从业者,很多人都有其它相对更加赚钱的生意。我们选择了这里,大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圆自己的一个梦,专注地做一些属于自己内心的东西。越是因为这样,我们就越应该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里,要比在更赚钱的生意上投入得更多。”

  “因为,不能让理想飘着,飘着的那是空想。要把理想变成现实”,张晶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