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0-31 14:35 浏览量: 1338
餐饮加盟店如何培养员工

            对于餐饮加盟店来说,员工的培养要更为重要一些,因为产品可以精确调整口味一致,但员工如果服务标准不一致,某家分店的员工服务态度不好就会影响一整个品牌。所以开餐饮加盟店,要学会如何培养员工:

(资料图:餐厅服务员要拥有良好素质)

  说是培养员工,不如说用什么方式让他们感觉工作是幸福的,减低人员流动,促发工作激情。

  第一:从认知的层面上来理解,可以将幸福感等同于满意感。将幸福感界定为满意感,以确保幸福指数研究的可操作性。对幸福感的考察被置于个体对自身生活需求满足程度的认知评价的基础之上。

  第二:从情感层面理解,幸福感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快乐感。由于情感因素较多地与心理健康联系在一起,因而这一研究取向也被赋予了较多的心理健康色彩。

  第三:从个人潜能与价值挖掘层面理解,他们将个体的自我实现程度作为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核心内容,自主、环境驾驭、个人成长、生活目的、自我接受与个人价值密切相关的要素成为幸福感的重要成分。通过全身心投入,以使自我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因自我实现而获得的快乐。

  基于以上对主观幸福感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收入的高低、公平公正和谐、个人发展愿望的满足、人性化的关怀等都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当然,员工的幸福感属于主观感受,它完全可以通过主观调适而获得。当我们的实际能力超过自我期望时,当自己实际能力的增长超过自我期望的增长时,幸福感就会产生。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

  员工的状态不好,不努力工作,态度差劲,大多来自于这几个方面:薪资过低。自己的能力未受肯定。才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训练不足。升迁渠道住化。工作时间过长。

  从收集到的各种情绪中,在所有可能发生改变的变化中,只有“自己”这个变量是最容易改变的,也是最快能够产生效果的,只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员工的自我调节虽然见效快,比较容易操作,但要保持企业长期的人员稳定和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幸福感要从组织层面多方位进行关怀。人的满足大多来源于被别人所认同,作为群居的代表,生活就是和身边的人和事不断摩擦,所有人都比较在乎外界的评价。所以培养员工的合理心态是让他们良好工作的捷径。

  增强员工“幸福感”需要组织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职业发展渠道。使员工不断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大幸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人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获得更丰厚的物质回报,让自己及亲人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以及获得更好的晋升机会,让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

  为实现员工自我价值:

  1.薪酬管理制度。

  “以数据说话,用制度管人”。企业应坚持“多劳多得”原则,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性质、工作环节等制定科学全面的薪酬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这种薪酬制度必须将业绩、责任、职级、技能等予以量化,激励员工不断提升业绩,勇于承担责任。当员工的努力得到最大的薪酬回报时,他们才会觉得幸福。

  2.干部职务晋升和员工级别晋升通道。

  使员工的培养、员工的培训、优秀员工的选拔职务或级别的晋升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一要确定员工的培养体系,根据每个员工的素质及特点与员工一起确定职业发展方向,让员工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同时,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关爱,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上进心;二要制定员工培训目标,开展以提高员工业务技能为主要目的的培训。这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并使其更加得心应手地工作;三要明确优秀员工选拔制度,以德、能、勤、绩为主要考核指标,坚持公平、和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原则,杜绝暗箱操作。通过科学地组织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使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要使平凡的人也能成为人才,最终为企业做出贡献。在这样的环境里,员工的工作业绩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回报,既有物质驱动力,又有精神激励;既有规章制度的强制执行,又有关怀备至的柔性管理,人际关系和谐,员工以企业为家。增强员工“幸福感”就要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和谐的同事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

  [nextpage]

  3.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

  激发员工的智慧,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激情地创造,从工作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并使员工时时感受到领导的关怀,从而从心理上产生一种受到尊重的幸福感。

  4.肯定员工的工作业绩。

  尊重员工的劳动,对员工工作提出褒奖。每位员工都希望把工作做好,都希望自己的劳动价值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企业应该关注员工的业绩,不吝啬鼓励之词。比如,对“忍辱负重、埋头苦干”的群体心理,就应该充分重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鼓励“负重”“苦干”的人;不鼓励,就会“鞭打快牛”,让老实人吃亏,使现存的老实人变得不再老实,最终导致人文环境荒漠化。如果企业对员工的成绩视而不见,却对员工缺点大加挑剔,员工的积极性就容易被挫伤,从而否定自己,工作消极,职业幸福感便无从谈起。

  5.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和谐的工作环境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外在环境如舒适的办公室、功能齐全的健身房等,内在环境如工作分配的合理化程度、员工之间工作关系的和谐程度等。

  6.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

  比如,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岗位技能竞赛、拓展训练、文化培训、演讲比赛等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企业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陶冶了员工的情操,增强了凝聚力。当个人的需要能在企业内得到满足,感觉在企业工作很“幸福”,员工就会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创造潜力,就会成为企业和谐发展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让员工产生幸福感,就是培养员工在逆境中合理对待的心态,能够转换环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化烦恼为快乐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