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1-07 12:26 浏览量: 1337
开包子店的赚钱秘籍

      很多人觉得开包子店赚不了什么钱,一个包子卖一块钱也不过如此,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的是因为开包子店赚翻了的大有人在,这些人都是经营能手,手里有开包子店的赚钱秘籍,想知道是什么吗?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资料图)

  卖包子的秘籍?学工业设计出身的陈凯有答案:细节决定成败。

  以店内餐桌为例,看似普通其实大有奥妙,它纵向摸上去非常顺滑,横向摸上去很粗糙。这使客人面对面坐时,可以很容易推动餐具,而服务员从一侧可以把餐具平稳地放在桌上不打滑。再如空调,并不只是买一两台立式空调随意一摆了事,而是在店内不同位置,装了8台分体式空调,头顶还有吊扇。碰到就餐非高峰期,可以引导顾客集中坐在一两台空调附近,电费省了,顾客也舒服。

  陈凯的目标是把“蒋荣兴”打造成连锁餐饮品牌。或许有人会觉得,名校毕业生做餐饮店老板“掉价”,陈凯却不这么想。学设计,不一定非要“坐办公室”不可,给自己的餐饮店设计品牌形象、一趟趟跑服装厂订制员工制服……做这些事的时候,陈凯“很有成就感”。

  书生开店,不少地方仍流露出浓浓的书生气。店内墙上张贴的顾客注意事项上写着“由于本店地下无排污管道,无法设洗手间。如有需要,出门向前100米有公厕,实在抱歉”;还有几条则是请顾客尽量自带打包盒等建议。文字间透着年轻人的诚恳和环保意识,也让“蒋荣兴”与普通街边小吃店区别开来。

  有几天,店里加工的绿豆汤颜色口感不是很理想,陈凯自己喝了好几口,让服务员放在柜台不显眼处。有顾客要买绿豆汤,他们会如实相告:“今天的绿豆汤做得不大好,喝是肯定没问题,不过建议您还是改喝酸梅汤吧。”

  不过,该严厉的时候,陈凯毫不手软。店里30多名员工,从厨师、点心师到服务员,陈凯定期组织培训,还在店内装了多个摄像头,规范员工操作。陈凯之前自己在饮食店打过工,因此从怎么做小笼包,到如何收拾碗筷,他每次都亲自示范。

  河南郑州的一位女店长也有妙招:

  包子铺前排满了队,这里的包子究竟是如何诱惑这么多人的?一名女店主诡秘地回答,这是商业竞争秘密,当初在外地学习时,别人就是这么教她的。究竟是怎样一个秘密,本人再次好奇地观察一段时间,终于发现其中的奥秘。

  原来,店家首先在蒸包子的笼屉上做文章,本来可以放置10个笼屉,他们却每次仅放4个,每屉如果能蒸30个包子的话,那么一次可以蒸120个包子,这样人为地把包子数量减少,给人一种包子十分抢手的错觉;其次在蒸包子的时间差上做文章,如果一次需要15分钟的话,那么他们会把两次间隔的时间拉长,也会给人一种包子稀缺的印象;另外,他们还在店外贴上“正宗”、 “独一无二”等诱人词语,再加上有长队等候,谁还能克制自己的好奇心?

  就像登报纸打电视广告一样,门口那一长溜队伍对于这家包子铺来说就是一个活广告。“到他们家买包子必须排队!”排了队买到东西的人恐怕都会这样进行口头传播,而听了这话的人,十有八九会被吊起胃口。对于什么东西好吃,许多郑州人更愿意接受口口相传的事实。这恐怕也是与之50米的另一家包子铺荒凉的原因吧。

  曾有学者提出,排队是定势心理作祟。确实,很多人有一种定势心理:在门口排了长队的店里买东西一般都没有什么错,就像我们到外地旅游挑吃饭的地方,一般都会选择大堂里坐满了人的地方。“就算我一个人是傻瓜,不可能大家一起上当。”在从众心理驱使下,排队买包子的人也在企图互相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看出来了吧?善于经营,怎么着也能得到好收益,所谓行行出状元,这话还真不是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