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06-12-13 13:13 浏览量: 1342
业内预测——武汉火锅店明年大洗牌
  12月8日,在武汉餐饮协会火锅委员会年会上,会长姚志华作出上述总结。
 据餐饮协会负责人涂水前介绍,2006年,武汉火锅业整体销售将突破18亿元,占餐饮业销售额的11%。火锅店总数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但关掉的名店却比往年多,小肥羊、小尾羊、秦妈等品牌在武汉已相继关了数家店,“水土不服”症状表现明显。
    姚志华预测,明年武汉火锅业将有一次大的“洗牌”。在一些“水土不服”的品牌店撤离武汉的同时,一批更注重质量、环境幽雅、特色突出、创新及时的火锅店将占领市场。
旺季不旺 关门转让
    在别的城市,10月以后天气变冷,火锅店就进入销售旺季。
    武汉跟别的城市不大一样:人家忙着装修,武汉的同行忙着关门、转让。旺季不旺是武汉部分火锅店面临的“怪现状”。
    小尾羊曾在武汉开出6家分店,目前仅有两家还在营业。不久前,重庆品牌火锅店“秦妈”江汉路店关门转让……
    这些在国内都叫得响的火锅名店,为何独在江城失意?
    “武汉已成外地品牌火锅店的伤心地。”姚志华说,现在品牌火锅店基本以直营、加盟形式进入市场。但外地一些火锅名店一进武汉,只要生意好,其菜肴、环境特点就被抄得乱七八糟,而价格一路杀到底。品牌店营销、管理成本数倍于杂牌店,又失去利润支撑,股东挺不住只好撤资走人。
“瞎创新”没有生命力
    “武汉大部分火锅店的涮羊肉都是一个味。”这是一位吃火锅的常客对本地火锅味道的看法。
    姚志华说,天上、地下、水里,但凡能想得到的东西,差不多都能在火锅里看到。看起来像是花样不少,有创新,但吃到嘴里基本一个味。
    这种所谓的创新,实为翻新,完全没有创新的内涵。比如,有些“水发”食品是不能长时间高温煮的,有些是不能搭配着吃的,但潜下心来研究这些的企业很少,“这种‘瞎创新’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姚志华说。
创新是惟一出路
    布点不合理、竞争不规范限制了火锅业的发展。
    不均衡的布局必然引起杀价抢客,环境维护和自主创新投入不足,只能抄别人成功的产品。抄的东西没原创的有名,就只能打价格战。就像几年前的麻辣烫,一夜火爆,转眼即逝。
    姚志华认为,商家要坚持特色。“火锅店喜欢跟风,学一两道卖得好的菜,以为就是自己的特色了。却忘了你能从别人那学来,别人也能从你这学走。”真正的特色是“别人学不会,员工带不走,原料、技术只有自己有。”所以原料产业化、企业规模化、采购体系化将是这一阶段火锅业竞争的重点。
    姚志华预测,明年武汉火锅业将出现大的品牌整合,一批更注重质量、环境优雅、特色突出、创新及时的火锅店将占领市场。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到那个时候,大家就能吃到与上海、成都潮流同步的新火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