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06-27 00:00 浏览量: 1338
2009年云南省餐饮行业现状及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134]号文件的精神,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切实促进云南省餐饮行业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5月8日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餐饮行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云南省餐饮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据统计,2009年云南省餐饮行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3亿元,比2008年增长28.4%(增幅居全国前五位),占云南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8%;实现餐饮行业增加值130亿元,占云南省GDP的2.5%左右,较2008年增长21%;餐饮行业的增长速度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个行业中排名首位,总量居第二位,拉动云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6个百分点;云南省22万余家餐饮企业直接采购农副产品125亿元,直接和间接解决就业近350万人。特别是《意见》出台近一年来餐饮行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意见》出台鼓舞行业士气,扩大了云南餐饮行业的影响。

  《意见》的出台引起了餐饮行业、酒店业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坚定了投资餐饮行业人员的信心。 30多家企业在《意见》的鼓舞下,随省餐美协进京考察投资环境,并与北京的房地产、中介公司进行洽谈,部分云南餐饮企业签定了进京开店的合同。云南滇菌王、故园、伊天园等知名企业落地开业。

  2009年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先生特别对《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餐饮行业发展的意见》做了介绍,将秦光荣省长在“加快推进云南省餐饮行业发展专题会议”上的讲话中的“四个理念、三个要点、六项工作”进行了全文宣读。近千份《意见》被各省代表一抢而空,还有不少省份表示要借助这本《意见》触动本省餐饮行业的发展。

  二、政府部门组织领导加强,各地各部门立足实际做实事。

  为加强对餐饮行业发展工作的领导,省政府下发正式文件成立了由顾朝曦副省长担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的省餐饮行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保障了对餐饮行业发展的支持与协调。

  省商务厅作为餐饮行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多次牵头召开会议,多渠道了解各地、各部门执行《意见》的具体措施办法。同时,组织媒体单位、餐饮龙头企业座谈,跟踪《意见》的执行效果及给企业经营上带来的宽松环境,并及时向省政府报告《意见》的执行进度。

  省新闻办多次组织省内各大媒体对有关部门促进餐饮行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及开展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有效地扩大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省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商业与工业用电用水同价工作的通知》(云发改价格【2009】1294号)到各州市及电网公司,要求执行国家水电工商同价的政策。云南电网、文山州电网、丽江市电网、德宏州电网等已于2008年内将非普工业、非居民照明和商业用电统一归并为“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类别,实现了工商用电同价。昆明、曲靖、普洱、文山、昭通、丽江、保山、西双版纳、迪庆等州市政府所在地及部分县(市)城市供排水,商业与工业用水已执行统一的价格。

  省旅游局取消了制约餐饮行业发展的旅游促销费,大大减轻了企业经营的负担。

  省卫生厅在关于“健康证”跨地区使用的要求上,已经实现了一地办理,云南省通用。同时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费严格按照标准收取,没有向经营者巧立名目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现象。

  省地税局下发《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餐饮行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对餐饮行业实行税收优惠,凡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核定征税条件的,实行核定定额征税;餐饮行业新录用持有《云南省农民工服务手册》的农民工及《再就业优惠证》的再就业人员,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提供已缴纳社会保险费相关凭据的,按照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

  省质监局开始安排落实餐饮行业有关标准的制定;省农业厅积极配合开展餐饮行业基础原料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推进。

  昆明市人民政府借助省会城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口集中的优势,积极向中国烹饪协会成功申报了“中华美食名城”, 成为全国首座“中华美食名城”;临沧市集合各方面力量,提出了《临沧市旅游餐饮美食文化城》的项目计划;昭通市开展“昭通十大名菜”评选工作并带进昆明宣传推广,引起了媒体高度关注;曲靖、大理、红河、楚雄、文山等州市则积极主办各种不同风格和主题的美食节。以昆明和曲靖为代表的各州市陆续开始起草本州市的《餐饮行业发展意见》和《发展规划纲要》。

  三、统筹安排、重点突出,打造滇菜品牌,促进大众化餐饮行业发展。

  省商务厅领导高度重视餐饮行业的发展,利用到各州市调研机会,深入了解餐饮行业的发展情况。围绕商贸服务监测指标体系建设,确定餐饮样本监测企业,建立了餐饮市场监测分析制度,多角度关注餐饮行业的发展。同时,云南餐饮行业开始了新的征程,滇菜品牌工程随着“滇菜进京”、“名企名店”评比和早餐工程的实施开始全面启动。

  (一)“滇菜进京”拉开帷幕,云南餐饮企业积极开拓市场。6月底,在北京启动了“云南健康美食文化节”,以“百名滇厨?千道菜”拉开了美食节的序幕,并向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成功申报了纪录,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掀起了京城新一轮的“健康美食高潮”;省餐美协组织了20多名云南省选拔出来的优秀行政总厨赴京对八大菜系的创新改良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开阔了眼界,为进一步研创新派滇菜,丰富滇菜品种,满足市场需求做了前期铺垫工作。8月、10月,省商务厅、省餐美协带队参加了香港国际美食节和上海餐饮博览会,展示了部分云南特色食品,为滇菜入沪、进港作了先期准备。

  (二)餐饮“名企名店”领衔“滇菜品牌工程”。实施“滇菜品牌工程”是2009年餐饮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91号文件最核心的内容,打造“名企、名店、名厨、名菜”四项关键且基础的工作是2009年促进餐饮行业发展的着力点。经过省餐饮美食行业协会的积极努力制定了云南省餐饮名牌企业和餐饮名店的认定条件,在云南省范围内开展餐饮行业“名企、名店”的申报评定工作,于年底前评出了2009年度20家“云南省餐饮名牌企业”和50家“云南省餐饮名店”,省政府以1350万资金拨付给企业,省餐饮美食协会与企业签订了《2010年目标责任书》,使餐饮企业充分感受到政府的政策关怀,深刻意识到“头顶着荣誉”的同时也“肩负着责任”。评定工作首次引入了公证机制,省商务厅、省卫生厅、省人保厅、省地税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代表全程参与,评审工作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同时,由省餐美协牵头组织了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厨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快创新研发滇菜的步伐。到2009年末,已研发出100余道新派滇菜。为进一步实施滇菜“名菜”工程,省餐美协还开展了“传统经典滇菜”、“创新精品滇菜”征集活动。参赛菜品总计达400余道,是一次滇菜精华的集中展示。来自于各人民团体、党政机关和消费者群体的代表共同“品味云南、推荐名品”,最终产生了150道“传统经典滇菜”和“精品滇菜”,以及50道“创新滇菜”。滇菜征集活动对于挖掘和整理云南饮食文化资源、研发创新滇菜、将滇菜美食发扬光大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四大主食加工中心建成,“早餐工程”初显成效。商务部、财政部支持和实施的主食加工中心建设“早餐工程”,共拨付1200万元资金支持云南省昆明市三家企业(昆明护苗学生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昆明新苗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及昆明饮食服务公司建新园)和玉溪市一家企业(玉溪市饮食服务公司)开展主食加工中心和早餐网点升级改造。四个主食加工中心共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主食加工中心达28000平方米,日产能50万份,设固定网点97个,流动网点200余个,直接带动就业1000余人。同时,加工中心单独设有食品安全检验中心、信息中心及物流系统等,逐步保证了昆明、玉溪两地早餐供应的安全、卫生、便捷。

  四、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探索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