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06-12-19 20:08 浏览量: 1340
食品安全状况今年总体趋好
本报消息(记者 张华钢 通讯员 王慧)记者昨日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趋好,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农业部门积极推进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绿色农产品认证和标准化生产等工作。全市城乡蔬菜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有明显下降,市区放心菜工程实施面积稳定在5万亩,全市稳定在16.3万亩;全市累计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72个,建成水果标准化基地20.8万亩、无公害茶叶面积21.88万亩,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累计达到50余万亩;畜产品“瘦肉精”平均检出率在1%以下,主要农产品有害残留明显下降,质量档次提高。
    质监部门积极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普查和分类监管等工作,覆盖率已达90%以上,将7777家生产加工企业(户)录入食品安全监督信息系统;加快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已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证后管理,开展无证企业查处工作。目前,全市共取得QS证书523家,列全省第一位。全年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5640家(次),查处违法案件250余起,销毁各类假冒伪劣食品价值50万元。
    工商部门完善了“四位一体”快速检测体系,今年1至11月对12895个(次)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等进行了抽检,检出并销毁不合格商品11978批次;取缔无照经营1870户,捣毁制假窝点81个,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692起,查获假冒伪劣食品284吨,价值206.8万元,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对全市40329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监管系统。贯彻《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目前全市已有3510家酒类商品经营企业进行了备案,备案数占全省1/3。推进定点屠宰管理,今年市区定点屠宰率达99.84%,全市生猪定点屠宰量突破200万头,同比增长18.9%。全市已建立并挂牌的“放心店”示范单位3752家,建成“连锁超市”的乡镇数100个,村级连锁配送行政村已达1015个,均已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全年任务。
    卫生部门积极推行学校食堂和餐饮业等领域的食品卫生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市本级7家A级单位、26家B级单位进行了复核,在113家学校食堂与大中型餐饮业全面推行了量化分级管理模式;开展针对餐饮消费环节的专项整治;加大了对餐饮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督抽验,有计划地开展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等食品监督抽检工作,共监督抽检11类食品样品622份,餐饮具样品3144份,总体情况有了较大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