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07-13 00:00 浏览量: 1336
郑州农家乐呼唤品牌升级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旅游局了解到,7月5日至7月31日,河南省旅游局对全省“农家乐”情况的全面调查摸底正在进行。与此同时,东方今报将针对省内农家乐市场,推出河南省农家乐系列报道。

  1997年起,郑州市的农家乐悄然兴起,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已经从原始状态的简单卖农家饭发展为今天的农家乐产业。目前,郑州的农家乐市场究竟处于怎样的发展境况中?未来又将走向哪个方向呢?就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农家乐特色日益鲜明

  7月9日,记者从郑州市旅游局计划统计处了解到,目前,郑州市已经发展有400余家农家乐,并呈现出围绕近郊相对集中的特点。

  郑州市旅游局计划统计处提供的资料显示,这些农家乐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带两线六点”的发展格局:一带即东起雁鸣湖、西至巩义河洛汇流处的黄河风情农家乐休闲旅游带;两线即西环路至荥阳万山的中原路沿线近30家,和航海路以南的郑密路沿线近40家农家乐乡土餐饮旅游线;六点即中牟雁鸣湖、新郑中华黄帝古枣园、新密市凤凰山、登封市朝阳沟、荥阳市万山和巩义浮戏山。

  分布相对密集的农家乐,是否意味着竞争非常激烈呢?就此,记者采访了郑州市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

  郑州市旅游局计划统计处李姓负责人告诉记者:郑州的农家乐尽管分布得相对密集,但是,经历了几轮竞争之后,已经在进行差异化经营,大部分农家乐已经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进行挖掘,现在特色已经越来越鲜明。

  他举例说,像惠济区黄河人家、二七区樱桃沟等主打的是农户庭院特色;惠济区金地人家、中原区常庄水库等主打的是池塘垂钓特色;新郑市奥星红枣示范园、荥阳市百果庄院等主打的是花木游览特色;惠济区天水农庄、黄河阳光生态园等主打黄河观光特色;巩义市雪花洞农家乐、荥阳市梨花山庄等主打农家窑洞特色……

  高端农家乐备受推崇

  郑州市旅游局计划统计处提供给记者的资料还显示,目前,郑州市的400余家农家乐中,有50多家标准较高。也就是说,这50多家农家乐走的是高端路线。

  记得2008年的时候,各媒体还在争论郑州的农家乐是否要走高档路线,将酒店化管理引入农家乐是不是会将农家乐引上消亡之路。而近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过去两三年间,大部分农家乐已经在硬件方面进行了升级改造,走上了高端路线,并获得了相当多游客的认可。

  对此,主打酒店化管理、农家乐体验的咱家小院总经理史龙超解释说,2008年的时候之所以有媒体与专家质疑高端农家乐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高端农家乐收费偏高,而不是说这种模式不适合游客休闲。经历了两三年的市场沉淀,现在的高端农家乐收费标准与普通农家乐相比几乎没有差异,这种情况下,当然是硬件环境更好的农家乐更受游客欢迎,以此观之,高端农家乐受推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黄河人家总经理李广胜补充说,随着近郊游、周末休闲游的普及,过去那种露天开席的农家乐就餐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民的需求,主打高端路线更多地也是顺应市场,顺应游客的需求。

  农家乐呼唤知名品牌

  在进一步走访中,记者发现,尽管已经有20%的农家乐在硬件方面进行了升级改造,走上了高端路线,甚至启用了酒店式规范化管理,但是,就整个农家乐市场来看,品牌意识比较强的企业尚是少数,大部分农家乐的负责人仍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认为只要服务做得好、卫生问题重视起来,仅靠口碑相传也能收获不错的效益。市民提起农家乐,能够准确叫出名字的也不过是黄河阳光生态园等几家进行宣传推广比较多的企业。

  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郑州市旅游局的重视,在一份名为《郑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情况》的内部材料中,郑州市旅游局将进一步强化特色品牌意识作为重要建议单独进行了阐述。

  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人士感叹说,发展越来越规范的郑州农家乐市场,亟待品牌意识的增强,有更多的知名农家乐品牌被“叫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