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07-02-28 13:22 浏览量: 1339
经济型酒店第二轮融资潮

第二轮融资潮
  截止到纽约时间2月26日,如家酒店(HMIN)的股票在纳斯达克的股价企稳在46美元左右,这比三个月前的开盘价22美元翻了一倍多,比发行价13.8美元高出240%。
  在高股价背后,是资本支撑下让人惊骇的膨胀速度。自2003年引入首笔风险投资后,去年10月,成立仅4年的如家酒店出让约25%的股权,募集资金1.09亿美元。200

6年6月底至今的短短半年里,如家经营及授权管理的酒店数量从82家增加为近140家,平均3天新开一家新店。
  三周前,本土最早但发展速度稍慢的另一经济型酒店品牌锦江之星也获得了扩张资本,其控股股东锦江酒店透露,将与锦江股份分别出资11亿元和2.75亿元注入锦江国际旅馆投资有限公司,而后者正是主要投资锦江之星。
  与如家如出一辙,本土经济型酒店四强中的另外二强莫泰和7天连锁酒店近段时间同样衔枚疾进,一边在资本市场上加紧新一轮的融资和筹划上市,一边在疯狂地扩张开店抢地盘。
  "我们超过锦江之星也是迟早的事。"作为本土四强中的新晋派——7天连锁酒店的CEO郑南雁并不回避这个敏感的话题。去年11月,华平投资投入1000万美元认购"7天"20%的股权后,7天的开业店数已达到25家(截止到2006年底),而且全部为直营店,签约店数也达到60家。郑南雁透露,2007年"7天"计划开店到100家左右,2009年前至少每个主要城市拥有10家分店。
  资本是绕不过去的问题。"我们平均每家店的投入在500万至600万元左右,华平的投资也只能开到10多家店,所以我们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计划。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透露具体的情况,但是这轮融资的方式肯定是多样的,比如可能会吸收一些国内资金,也可是采取发债券的形式。"
  郑南雁表示,7天未来也必将走上市之路,时间将至少在2008~2009年。"届时,我们会选择融资成本更低的地点上市。
  与7天一样,已获得摩根投资2000万美元的莫泰168同样拿出了20%股份,而这也是摩根士丹利首次涉足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莫泰由大众交通和餐饮知名企业"美林阁"于2003年合资成立,目前拥有"莫泰168"、"莫泰268"和莫泰QQ三个经济型酒店品牌。拿着这2000万美元开路,他们一路狂奔,据称,莫泰也在谋划2007年第三季度赴美国上市。
  打破瓶颈
  "与中国酒店业中高档品牌成了外资的天下不同,经济型酒店这种新型业态中,中国本土品牌一开始就显得十分强势,这种格局未来也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中国饭店协会会长助理张明厚说。
  虽然在更早的时候,美国圣达特集团旗下的天天客栈(Days Inn)曾试水中国市场最后铩羽而归。但中国最早的经济型酒店应该是从锦江之星而始,早在1996年它就已经成立,遗憾的是,在1999年之前仅开出5家店。
  6年之后,创立了携程旅行网的季琦、沈南鹏等人让"如家"诞生。
  "1999年是一个分水岭。"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博士沈涵认为,"除了宏观数据的各种变化之外,经济型酒店迎来了最为重要的发展契机,一个"高速成长的人群"开始出现:"价值敏感的中小企业商务人士和自助旅行者,他们需要清洁、舒适和便捷的住宿。"
  相比中高档酒店,经济型酒店无论投资规模还是经营管理的门槛,都相对较低,这就给本土品牌创造了很好的空间,最根本的瓶颈是资金,一旦有了相对雄厚的资本支撑,本不品牌将获得外资无法企及的优势。
  如家一开始的发展就行驶在"高速公路"上,2003年它们引入了包括IDG、美国梧桐创投等海外战略投资者,成为国内第一家引入风险投资的经济型酒店。
  但是锦江之星的发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截至2006年10月31日,锦江之星投入运营的直营店仅37家,加盟店41家,另外分别有39家和48家直营店和加盟店在筹建中。锦江之星作为中国经济型酒店业的先行者,在市场机会真正来临时,它并没有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反而成为了一个"跟随者"。
  "无论是着力发展加盟,搭建网络平台,还是自建呼叫中心,以及会员制的推广,锦江的国企背景和经济型酒店非核心的业务地位,是锦江之星错失市场良机的重要原因。"沈涵说。
  但是锦江之星将很快扭转局面。"这次注资这么大规模,意味着锦江之星将快速发展。"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副总裁俞萌表示,两家上市公司联合注资的13.75亿元都将在一年左右投入到铺摊布店中去,"投资人要求把钱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