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08-18 00:00 浏览量: 1338
市民呼吁加强监管“试营业”酒楼

  来源:深圳商报 渔米肴酒楼因无照“试营业”被罗湖市场监管分局依法查封一事,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不少市民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所谓“试营业”酒楼进行监管,杜绝饮食安全隐患。

  如何对无证无照经营的酒楼餐馆做到及时发现,有效监管?昨日,记者就此采访深圳市场监管部门时了解到,该部门近期实施的网格化、信息化监管令包括餐饮在内的所有无照经营行为得以被及时发现、迅速查处。同时,欢迎市民举报,对于市民举报无照经营线索,该部门规定基层监管所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现场核查,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无照经营线索5日内处理

  罗湖市场监管分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昨天下午告诉记者,渔米肴被查封当晚8时左右,分局桂圆监管所执法人员前往该酒楼巡查证实,酒楼依旧处于关门状态,封条完好无损。她同时表示,在晚上6时、7时、8时的就餐高峰时段,执法人员还将前往巡查,确保无照经营酒楼被查封后不会出现反弹现象。

  “执法人员每天都在市场上巡查,一家新酒楼在辖区内开业,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知道。”采访中,桂圆监管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以该所为例,目前辖区内有480多家餐饮主体,而整个辖区则被分为30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专人负责日常巡查,对重点路段、重点行业、重点对象实施监控的同时,发现无照经营餐馆也将立即上报。

  采访中,市市场监管局企管处处长吴新耀表示,开展“清无”行动,除了要得益于网格化监管和执法人员周而复始的市场巡查外,该部门还不断拓宽无照经营线索收集渠道,对于上级部门、其他部门乃至普通市民群众提供的无照经营线索,该部门规定基层监管所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现场核查,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信息化监管使处理更及时

  据介绍,市市场监管局监管所的网格责任人把市场巡查中发现的无照经营餐馆名称、地址、面积等信息录入电脑,监管所负责人根据相关信息及时指派具体承办人员立案查处,并将查处情况录入电脑,市局、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可通过电脑网络实时查看。

  电脑前,吴新耀边向记者演示,边告诉记者,去年11月,清无职责正式被明确移交到市场监管部门后,该部门一方面对全市无证无照经营主体分门别类地展开排查,一方面抓紧开发清无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上线运行。

  未按规定领取发票受处罚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类似渔米肴酒店这样的餐饮企业中,很多市民经常遇到无法开具发票,或者提供发票已经被人刮开过,或者以别的类型的发票来冲抵餐饮发票等现象。

  记者从市地税局相关部门获悉,该部门近期将加强对所谓“试营业”酒楼进行监管。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未按规定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发票以及未按规定接受税务机关检查的,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行为的,可以分别处罚;对于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明确定性为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行为,可以按照《发票管理办法》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