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11-01 09:57 浏览量: 1339
以品牌和创新促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

  食品工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也是郑州市的品牌产业、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郑州市依托河南省是农产品大省的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历史机遇,积极调整优化食品工业结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依靠品牌和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实现集聚发展,努力构建现代食品工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郑州特色的食品工业转型升级之路。

  目前,郑州拥有各类食品工业企业1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0家,2009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6.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10%,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速冻食品、面粉、方便食品、啤酒饮料、卷烟等主要产品均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培育龙头,是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近年来,郑州市抢抓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行业整合带来的机遇,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技术整合等方式,促进一批中小食品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助推三全、思念、白象、天方、金苑、海嘉、博大等企业快速做大做强,成为全国同类行业中的翘楚。目前,三全食品集团、思念食品集团速冻食品产量分居全国速冻行业第一、二位,这些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迅速带动了郑州食品工业的崛起。

  打造品牌,是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目前,郑州市食品工业中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这些知名品牌逐渐成为郑州食品工业对外的“烫金名片”,日益凸显的“品牌效应”也成为食品企业发展壮大的“活力源”。

  强化创新,是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目前,三全、思念食品集团都建立了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此外,郑州食品工业企业中还拥有11个省级技术中心和13个市级技术中心。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和大量新产品的不断投放,成为郑州食品企业占据行业市场主导地位的重要因素。

  延伸链条,是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近年来,郑州市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编制了《郑州市食品工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初步形成了四大食品工业集聚区,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009年,四个食品工业聚集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比重的62.1%。

  完善机制,是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保障。近年来,郑州市不断加大对食品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每年设立3000万元的食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引导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参与一体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郑州市食品工业的发展将以“创新、优化、升级”为核心,以“产业支撑、打造品牌、壮大规模”为重点,布局科学合理的现代食品工业新体系。到 2015年,全部食品工业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500亿元,郑州将成为中部地区的食品工业强市和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食品工业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