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12-21 12:36 浏览量: 1339
2010我国餐饮市场分析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表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连锁餐饮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向西部地区和中型城市渗透速度加快。东部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5589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的 65.6%,比上年增长12.8%;中部和西部地区门店数分别为 1211个和 1714个,占 14.2%和20.1%,增长5.6%和16.1%,西部地区超过了东部地区门店的增速3.3个百分点。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波澜起伏的30年,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餐饮业伴随着改革的浪潮也经历了三次飞跃式发展。

         在这30年里,中国餐饮经历了从洋快餐抢滩中国市场到非典的冲击,再到食品安全,中国餐饮业在冲击中,实现销售额不断增长。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餐饮市场继续活跃的大背景下,连锁餐饮企业正不断根据外界环境及自身条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以逐步实现最优发展模式。

  2009年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10.43%,低于2008年的水平。这相当于餐饮企业销售100元钱只能挣到10多元,餐饮业发展正逐步进入微利时代。2009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旗下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的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再次蝉联第一;北京有全聚德、华天、顺峰、东来顺、湘鄂情、吉野家、呷哺呷哺等13家餐饮企业入围百强,总营业额为100.55亿元,同比增长41.35%,占百强总营业额的8.42%。

       2009年度餐饮百强新入围的企业达32家,入围百强的门槛也由2008的2.36亿元提高到2.95亿元,增长25%。2009年百强企业中,餐馆酒楼、火锅、快餐类企业占据了百强8成的江山。其中超大规模的火锅企业众多,有7成的火锅企业占据着前50强的位置。休闲餐饮虽然在百强营业额中所占份额不高,但营业额的增速远高于百强中其他经营业态,增幅超过了50%。

        餐饮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这让行业经营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除了原材料上涨外,2010年全国多地的水电煤气等能源价格上涨和最低工资的上调,将进一步降低行业盈利水平。成本增加,让企业越来越多地依靠广告来吸引客源。2009年餐饮百强企业广告费用大幅增加,其平均增幅36.90%,已经超过人工、水电和房租,成增长最快的成本支出。[nextpage]

  2010年,全国餐饮市场增长势头平稳,但增幅落后于其他消费业态。在整体经济形势向好的背景下,原材料上涨与用工荒、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成为第一季度餐饮业的主题。2010年1-3月,全国餐饮收入分别为1425亿元、1381亿元和12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3.7%、21.2%和15.3%。同比增幅最高的是2月,主要受惠于春节、情人节、元宵节等重要餐饮消费热点时段集中的特点。但从消费形态来看,一季度餐饮收入的增长幅度为16.7%,不仅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17.9%,也低于商品零售的增长幅度18.1%,更无法与社会热点消费品相比,如一季度汽车类增长39.8%、家具类增长37.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6%。严重的人员短缺影响了餐饮业的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上海、青岛餐饮业用工缺口近10万人,北京、乌鲁木齐、哈尔滨、石家庄等城市餐饮业短缺人员也都过万。全国餐饮业从业人员缺口达几百万人。人员短缺导致其工资标准不断提高,直接加大了餐饮业的用工成本。

        目前,二三线城市餐饮业服务人员的工资在1500元/月左右,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工资更高。另外,餐饮业高达2%的刷卡费率,极大地缩小了餐饮业的利润空间。同时,餐饮业水电与工业企业水电同价的问题,在很多省市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直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使行业利润不断下降。2010年,中国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将全面加强,低碳环保将成为主流和新的利润源,内外因素驱动将加剧餐饮业转型升级,品牌及产业链建设也将不断加强。2010年全年,全国餐饮业将增长10%以上,餐饮业收入将达到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