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12-28 14:09 浏览量: 1338
江西传统特色小吃发展现状分析

         在今年举办的世博会上,江西的特色小吃着实火了一把,板鸭、炒粉、红米饭南瓜汤广受食客好评,而其中的红米饭南瓜汤销量更是稳居第一。

  火爆的场面掩饰不了江西餐饮的尴尬。江西小吃不论从规模还是品牌知名度上,都还处于小打小闹阶段。就连这次世博会上,江西省的委托一家上海企业,在世博会上销售江西板鸭、南昌炒粉等江西特色小吃。不仅如此,此次世博会全国共有95家餐饮企业入围,更是没有一家是来自江西。

  江西并不缺少美食。4月末,在南昌举行的江西名优小吃博览会上有120多家企业参展,共设立130个展位,汇聚了来自全省各地的300个名优特色风味小吃品种。黄元米果、白糖糕、蝴蝶鱼饺、修水哨子、麻仔粿等一批颇具地方风味特色的小吃悉数在列。

  除了影响力和知名度,江西特色小吃还存在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市场价值没被开发。

  放眼整个江西特色小吃,真正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的少之又少。没有市场竞争力的直接后果就是无法形成经济产值,无法推动以特色小吃为主的餐饮业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随着老百姓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没有竞争力还有可能导致江西特色小吃被外省甚至是国外的食品冲击,从而影响江西特色小吃的继承和发展。

  种类繁多,但是资源分散,特色鲜明,但没有形成市场竞争力,这就是目前江西特色小吃面临的现状。而要推动江西特色小吃的发展,关键在于要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此次名优小吃博览会上的120多家企业,基本上都是小企业、小作坊,类似煌上煌这样的大型企业少之又少。而大型企业不多,也直接导致了江西餐饮企业与世博会“失之交臂”。[nextpage]

  事实上,传统特色小吃走向市场,在外省有着很多可资借鉴的例子,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是天津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游客到了天津,吃上一顿狗不理包子是必须的内容。1992年,狗不理集团正式组建,狗不理包子这一传统小吃,在市场经济下,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大幕开启,给江西特色小吃提供了一次更为广阔的舞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江西省的生态旅游业呈现出井喷之势,而旅游业和餐饮业密不可分,旅游业的兴旺,为传统餐饮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