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01-12 14:43 浏览量: 1337
2010成都餐饮消费市场现状分析

  《2010成都餐饮企业调查报告》显示,原材料、能源、物业费、人工费轮番发动上涨攻势,涨幅多在两位数以上,成都餐饮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近三成企业利润持平或下降。

  在成本压力的制约下,成都市餐饮业逆势上扬表现抢眼,全年零售额361.80亿元,占四川省餐饮业零售总额的近三分之一,在中国饭店协会排出的中国餐饮十大影响力城市中位居第六。此外,2009年成都市餐饮业零售额占全市GDP总值8%,不仅高于上年水平,而且高于当年全国水平3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餐饮业在成都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还有一组数据存在隐忧。2009年成都市餐饮业零售额增幅为19.2%,同比增幅2个百分点,低于同年全省增幅水平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过去19年平均增幅水平3个百分点。这组数据说明成都市餐饮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喜欢投资不动产成都餐饮抗风险力强

  值得一提的时,成都餐饮企业的不动产投入远高于全国,自有物业的拥有比例已达67.6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多,大大降低了无业租金成本,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成为握在成都餐饮老板手中的一张王牌。

  目前成都餐饮外资(含港澳台)独资企业十分缺乏。2009年,我市餐饮企业民营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比例8.7个百分点,国有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比例10个百分点,民营优势突出。在年度餐饮品牌百强、单店纳税十强和其他各业态强势品牌中,民营餐饮品牌占98%以上。

  《报告》显示,成都单店最赚钱的餐厅是银杏金阁店,以过亿元的营收额排名榜首,接下来是大蓉和酒楼一品天下店、文杏酒楼、红杏酒家羊西店。[nextpage]

  成都人最舍得吃人均花2812元下馆子

  成都人喜欢吃全国闻名,而成都人的消费力,更是相当给力。这次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成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2812元。尽管这个数据低于“2009中国餐饮十大影响力城市”平均水平,排位第七,但是还有一组数据能说明问题,2009年成都市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名列全国首位,高于“2009中国餐饮十大影响力城市”平均占比4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实就是“舍得花钱吃”指数,说明和其他消费品比起来,成都人花在吃上面的钱更多。

      餐饮龙头仍有差距

  成都美食之都促进会会长何涛分析说,与国内一线餐饮企业相比,成都餐饮企业缺乏规模经营,拥有20个以上直营店的连锁企业不足10%,本土向海外拓展的连锁店凤毛麟角。成都餐饮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也未见布局,全市数千家餐饮企业无一上市,餐饮百强中仅有15家有上市或海外发展计划。

  2009年成都市仅一餐饮单店营业额过亿元,没有一家餐饮企业营业额过五亿。而2009年全国餐饮百强首位的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营业额高达288亿元人民币。另据2009年度餐饮上市公司的年报显示: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2009营业额达约19.86亿港币,小肥羊2009年营业收入15.7亿元,全聚德2009年度营业总收入12.04亿元,湘鄂情2009年营业收入7.38亿元。成都餐饮的龙头企业与全国餐饮龙头企业相比,尚有差距。

  成都倾力打造的“国际美食之都”名声在外,但与一线城市相比,成都餐饮行业的经营形态较为单薄,仅靠川菜、火锅撑起了全行业。外省菜系除粤菜外,诸多菜系在街头难觅踪影,外国菜系品种屈指可数,成都成为国际化餐饮都市尚需时日。[nextpage]

  火锅企业颓势凸显

  社会酒楼、火锅、宾馆餐饮三足鼎立,占据了成都餐饮市场9成江山。令人诧异的是,在餐饮百强企业中,成都人尤为喜爱的火锅企业仅占24席,营收总额9.84亿元,占百强企业营收额25.45%。而社会酒楼独大,入围成都餐饮百强的52家社会酒楼,年营收总额已达23.12亿元,瓜分了百强企业近六成营收额。

  以红杏酒家、老房子餐饮集团、银杏酒楼、大蓉和酒楼为代表,社会酒楼牢牢占据成都餐饮百强前四名。在颇具分量的单店纳税十强名单中,前5名皆为社会酒楼,而火锅企业甚至集体缺席,没有一家企业挤入榜单。

  2009年,成都火锅企业仅有111个直营门店,年营收5000万元的火锅店迄今还未出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都人对火锅的热情,报告指出,火锅独特的餐饮形式、多种消费层次的优势明显,依然有巨大的消费空间未被满足,火锅企业后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