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02-21 09:55 浏览量: 1336
齐市市区餐饮业普缺服务员

  齐齐哈尔市餐饮业生意日益火爆,但人手短缺现象却很严重。近日,记者发现大大小小的饭店门前都贴出了招聘服务员的广告牌。作为最基本的服务行业,且在工资有所上涨的情况下,为何大量缺人呢?针对此现象,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调查。

  现状:餐饮业“一员难求”

  在我市饭店比较集中的东四道街上,记者略微数了一下,邻近的十家饭店中有七家都在招聘服务员。记者随便走进一家烧烤店,由于正是中午饭口时间,吃饭的人较多。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一会忙着给客人上菜,一会又进吧台给别的客人埋单。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位服务人员实际上是这家饭店的老板。王老板告诉记者,烧烤店以前就缺人手,招聘启事年前就贴出了,可还是没招到人。春节后,饭店生意一直不错,原本在店里打工的两个男服务员,老家都是鹤岗的,过了年应该回来上班的,可是连个电话都没打就不来了。这对于本来就缺人手的饭店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没办法,王老板只好身兼数职。

  原因:留人难招新人更难

  据悉,近两年来,餐饮业服务员月工资已由1000元提高至目前的1500元+酒水,每个服务员月工资达到2000元左右,但用工荒问题仍难解决。有着同样招工困惑的某饭店经理对记者说,现在招服务员真是太难了。现在服务员很多都是外地人,所以不稳定因素太多。很多服务员赶上过节还要提前回家。这些还都不算什么事,最闹心的是很多服务员稍有不顺心就玩起了“失踪”;有薪酬高的地方,就跳槽,而且还会把同在一起打工的老乡也带走。少的一次走两三个,多得一起走七八个的也大有人在。饭店经理苦笑着说,现在的服务员都得哄着来。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餐饮业打工的大多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相对于其他行而言,餐饮业繁重的工作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在商场做售货员的小张有过相似的经历。小张今年27岁,家住伊春。她是2005年来齐打工的。刚到齐市时她就在一家饭店打工,谈及当服务员的经历,小张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累。每天上午9点上班到晚上9点下班,如果遇到客人走得晚,那就没准几点下班了,每日工作量超过1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日。小张说在当服务员的一年里,从来没有在下午一点前吃过午饭,每天回到宿舍都是腰酸背痛。现在农民工二代们大多瞄上了城里的大酒店,所以造成了服务业人员的大量空缺。[nextpage]

  办法:人性化管理是关键

  记者从市劳动监察支队了解到,以前是用人单位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因为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后,应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经营业主不想增加经营成本。而现在却是劳动者本身就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许多经营业主都反映说,即使他们很积极地想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从而建立起稳定的员工队伍,但从业人员的态度都很消极,想方设法拖延,工资低了没人干,别的饭店工资高,想跳槽就跳槽,如果真的有劳动合同在身,那就成了“绊马索”。如果用人单位因为劳动者不签合同予以辞退,又存在着用工短缺的问题。可见目前的餐饮服务行业用工情况已经从买方市场转成了卖方市场。

  针对此现象,《中国餐饮情报分析》专家建议,餐饮业可以适当放宽用人的年龄标准,不再仅局限年轻服务员,可以考虑将年龄适当放宽。此外,除增加薪酬外,还需要尊重外来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在员工受委屈后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安慰,只有这样实行人性化管理,才能用真心留住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