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03-17 12:55 浏览量: 1337
洋为中用 中式快餐PK洋快餐

  中式快餐发展不如西式快餐,对许多人来说,关键在于中餐讲究烹饪技巧,不像洋快餐那样不用厨师就能规模化“生产”。追根究底中西快餐业最大的差别还是出在餐饮业者的管理理念上。

  “麦当劳、肯德基都是工业化的食品餐饮企业,有几十年培养出来的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业管理体系。”中式快餐业乃至饮食业要把握好发展的机遇,应该多吸收外来的经验,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是搞正餐还是快餐,是大众化还是高档化,都要做足前期调研工作。

  同时,我们 也欣慰的看到,中国餐饮业者观念上的转变正在悄悄地发生。近年来,像“小土豆”、“小肥羊”这些重视市场地位、具有自身特色的餐饮连锁店已经开始打出名气。

  中国餐饮与洋快餐的区别

  中国快餐与洋快餐的区别主要在于:

  1:中国的餐饮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其祖国大地遍布着各种不同的饮食文化是那些老外可望不可及的!因此我们中国快餐如果要发展的话,应该有着先天的条件!

  2:中国的饮食讲究的是色,香,味。这固然有内涵而且好吃,但是费时费力,而且成本过高,不适合一般的老百姓!而老外的快餐似乎不太讲究内涵!!不知道这对与中国的餐饮是利还是弊??

  3:中国的餐饮在许多方面都不亚于老外的快餐,无论是从口味,还是从营养方面,老外都是很难和我们对立的。但是,中国的餐饮缺乏品牌,似乎对此的保护也不是很严密。而老外的品牌意识却远远高与我们!这个是显而易见的!!

  4:老外的快餐强调一个fast,所谓的take away food,对于越来越加强时间观念的我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中国的餐饮缺乏的正是这个!!

  关于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因为中式快餐对中国人来讲是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没有可以参考的模式(肯、麦也只能作为参考),只能摸石头过河,逐步探索。任重道远,希望在前面。。。。。。

  中式快餐发展同洋快餐的比较

  中式快餐发展同其他国家发展的比较(如日本)

  1、中式快餐在没有形成规模和标准化的时候,是最难的阶段。缺少物流中心,及外协厂家产品标准难以掌控。日本的快餐店基本上都是物流中心生产,或者是其他外协厂家生产的半成品。店面简单加工即可,方便易操作。

  2、制作工艺复杂,对厨师的依赖较重。中餐的特性是千人可以做出千种口味,难形成统一味道。而日本的快餐均为半成品加热或者直接售卖。口味相对统一。

  3、厨房面积过大,租金成本太高。中餐厨房包括库房、粗加工间、凉菜间、面食间、大灶间、洗碗间。一个都不能少,不然政府部门就会干预。一个餐厅300平米,厨房占了一半,客单价相对洋快餐却要低很多。这样如何产生效益呢?洋快餐和日本快餐的厨房很小,座位相对较多,自然占有竞争优势。[nextpage]

  4、产品多,却不能产生效益。中餐的产品丰富多变。品种少,店家好运营,好控制。但是顾客不满意,不光顾。如果产品多了,顾客高兴选择性多了,但是店家的产品标准化和质羕ao刂迫匆?媪偬粽健W笥椅?选?

  5、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同样300平方米的餐厅,中式快餐需要40个员工,洋快餐需要20个员工即可。单个员工工资却相差不多。由于洋快餐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好,所以一般人愿意到洋快餐打工也不愿去中式快餐。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中国烹调方式的确是多样性,顾客的口味多样性.但是做快餐只要符合一大部分的人群就已经足够了,我们不一定是做所有人的快餐.麦当劳肯德基我们也只不过有时去消费罢了,如果一天三顿的话,我想没几个人会受得了.

  如果各位在广州的话可能会知道一间叫"真功夫"的连锁快餐店."真功夫"前身是一间叫"双种子"的蒸品快餐连锁店,是做豆浆之类的早餐起家的,但到后来就只推一种制法的快餐-----蒸品,在这个快餐店里的所有东西都是蒸出来的.

  中餐烹调是很多,但是"真功夫"就只选择了蒸,这样一来,什么东西都可以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了.以一盅饭为例,放多少米,放多少水,蒸多少分钟.这样一下来,就有了一个流程化的把握.只要根据这样一个量化的流程来操作,那做出可口的快餐而,不一定厨师亲自出手才能做到!其他像鸡啊,鱼啊方法都一样.这样制作起来也就方便快捷多了.

  而在"真功夫"他的装修和服务上,都模仿了麦当劳和肯德基式.别人已经成功的做法,我们模仿地应用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们自己特有的东西一定要加以发扬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