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04-13 12:08 浏览量: 1336
洛阳牡丹餐饮产业发展现状

  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于4月10日隆重开幕,这对洛阳牡丹花卉产业来说,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甚至会影响到牡丹餐饮等与之相关产业今后的发展。然么目前洛阳牡丹餐饮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呢?今后的发展又将是什么呢?

  【现状】牡丹餐饮深加工产业呈现散乱式发展

  当前正是牡丹文化节期间,前来洛阳游园赏花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牡丹饼、牡丹茶作为旅游商业特色产品,一时成为洛阳市各大商家的首推。

  任全福是全福食品公司的董事长,“盛唐牡丹饼”的制作工艺就是出自他手。据任全福介绍,2000年左右,他发现洛阳市食品市场上销售的糕点绝大多数来自安徽安庆,便萌发了开发洛阳特色食品的念头。恰在这时,该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牡丹产业化的发展步伐,顺着这个思路,他打破面粉糕点的传统工艺,根据中医理论研发出了牡丹花饼,既美味又健康。

  任全福说,牡丹花含有13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为人体所需,且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其浓郁的香气不变。

  据业内人士介绍,此后的几年中,牡丹饼被洛阳市民接受,并陆续出现了几十家生产厂,市场上产品样式较为混乱。严格来说,这些生产厂算不上“厂”,因为绝大多数属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很少形成规模化生产,没有形成一个知名的、有影响力的品牌。而政府部门也没有为此做出相应的调控举措。

  直到全福食品公司凭借“盛唐牡丹饼”,成功入围“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食品”大名单。自此,牡丹饼才打出洛阳市,被外界所知。而在平时,因连年举办牡丹花会的带动效应,牡丹饼等产业的需求量才有所上升。

  【困惑】政府无“实质性帮扶”致企业缺少向心力

  王忠东被称为洛阳市“牡丹专利大王”,据称,他一共发明了299个牡丹深加工系列专利,每年仅专利维护费就花去6万多元。在他的专利中,有牡丹养生酒、牡丹精油、牡丹系列化妆品等。“牡丹产品80%的专利都在我这里,我是先占地盘。”王忠东在接受东方今报记者采访时说,令他难过的是,这些专利大多没有得到转化。“产量不够,市场开发就没有价值”。[nextpage]

  洛阳人詹建国多年来一直从事牡丹深加工业务,他发明的牡丹花茶已经投产,但也只是因“成本很高,没赚什么钱”而没有大规模生产。“企业各自为营,各握己方专长,没有形成一股合力,向心力不足怎么能做大做强呢?”任全福说,即使有的牡丹产业深加工企业研发了新的品种,但生产能力也有限,还怕品牌被人仿冒,终难有多大的作为。更为关键的是,政府部门并没有实质性地对企业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和资金上的帮扶。

  2008年12月29日,在任全福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洛阳市有关部门决定在洛阳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协会下成立牡丹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其常设机构设在全福食品公司,任全福担任理事长,主要负责制定牡丹深加工产业长远战略和发展规划,依靠洛阳资源、人才、技术、区域优势,有序开发牡丹深加工新技术和新工艺。资金和政策也争取了一部分,但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是不够的,企业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引导和组织,共同探讨发展之路。”任全福说。

  【展望】打造3个有影响力的品牌

  谈到牡丹饼今后的发展,任全福说,该公司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小糕点作坊,发展成为现在日产量5万公斤、年利税400多万元的现代化牡丹饼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得益于他们不断深挖本土文化内涵,坚持走牡丹产业化发展之路。“实践证明,要想打造品牌并做大做强,仅靠一家企业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团结起来,在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调控下发展。”任全福表示,虽然牡丹饼在全国还没有形成气候,但目前政府已对深加工比较重视,还将建立旅游产品展销中心,并进一步推动政府采购。

  下一步,他们准备搞一个全福基金大学生创业活动,以牡丹文化产业为基点,扶持大学生创业,这样后边有一个强大的大学生群体支撑,牡丹养生系列、牡丹糖果、牡丹酒、牡丹茶、牡丹露等产品将会源源不断开发出来。通过努力,希望在3年至5年内,打造出3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将洛阳牡丹深加工产业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