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07-11 09:34 浏览量: 1338
高温津贴新标准正式实施  餐饮人力成本再度上涨

  近日,上海高温津贴做出调整,津贴新标准调整至200元/月。餐饮行业厨房工作人员也涉及到了高温津贴,新的津贴标准将进一步提升餐饮人力成本上涨的压力。

  近日,当闵行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工作人员把“高温期间防暑降温、规范用工告知书”递到小田园大酒店人事经理陈小懿手上时,陈小懿叹了一口气。对于“告知书”上高温津贴调整一事,陈小懿已经在新闻里看到了。

  人力成本接连上升

  和所有的餐饮企业一样,他所在的这家酒店今年人力成本大幅上升。第一波是年初的加薪。“过了年后,员工工资平均涨了20%,不加薪根本招不到人。”第二波是7月1日后“综保”、“镇保”转“城保”。小田园是家连锁餐饮企业,约有1000名员工,外来务工人员占大多数。以莘庄分店为例,一百三四十名员工中,原先只有4人缴“镇保”、4人缴“城保”,剩下的都是缴“综保”的。“镇保”、“综保”要转入“城保”,陈小懿说,压力太大了。

  “综保”费是按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乘以12.5%缴纳,去年上海的社会平均工资是3896元。因此企业每个月为每个外来务工人员缴纳的“综保”费是292.2元。从这个月开始,外来务工人员统统纳入“城保”了。企业要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三个项目,“三险”加起来,是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0%乘以28.5%,算下来要444.1元。个人缴费部分为3896元乘以40%再乘以9%,共140.3元。按照上海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为到手工资。在酒店里,一些打杂的岗位拿的是最低工资。于是本来需个人缴纳的140.3元,也要企业缴。加起来,要缴584.4元,刚好是“综保”的292.2元的两倍。

  津贴支付情况下月见分晓

  相比之下,高温津贴调整影响不算大。在餐饮行业,一般来说,在厨房工作的员工才有高温津贴。服务员是拿不到高温津贴的,因为有空调。在小田园莘庄店约有70名员工在厨房工作。虽然陈小懿一再说压力挺大,但他还是向前来检查的监察大队工作人员保证,一定按照新标准给员工发放高温津贴。“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只好开源节流。菜肴尽量做得精致,服务尽量做得到位,吸引更多的顾客光临。同时,酒店在节约上抓得很紧。客人一走,关灯关空调。”他这样向记者解释。

  餐饮行业一向招工难,人员流动性大。一家饭店开的工资比另一家低,福利比另一家差,员工很可能“用脚投票”,转投另一家去了。为了留住员工,企业一般不会克扣高温津贴。采访中,不少餐饮企业表示,压力再大,也不差这个钱。

  闵行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每年高温季节都要开展用工检查。大队长杨春华说,从以往检查情况来看,高温津贴发放情况总体上比较好。每天10元,大多数企业还是愿意支付的。今年高温津贴调整到每月200元,执行之时间为6月1日至9月30日,共四个月,因为支付周期的缘故,支付情况要到8月份才能看出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