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10-21 14:45 浏览量: 1337
沈阳人均餐饮消费每月超过300元

  近日,35岁以下年轻人是沈阳地区在外就餐的主力人群,被调查者月平均花费在300元以上。“不会做饭”、“没时间做饭”、“在家吃和在外吃花费差不多”等原因,让“下馆子”成了这些年轻人的重要生活内容。

  前9个月辽宁城镇人在外“吃”了214亿元

  在地产行业工作的郎女士家住沈阳市第五中学附近,31岁的她和老公的一日三餐是这样的:早上糊弄或者不吃,中午吃单位食堂,晚上在家附近“打猎”。“这周过去两天了,周一晚上吃的是李先生牛肉面,周二晚上吃的是都市快车的快餐。今天晚上还没想好,如果回去得晚,就在家附近的家乐福超市里找个快餐凑合吃一顿。”19日,郎女士这样描述她本周的晚餐情况。

  从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获悉,根据对省内城镇住户日常开支的抽样调查数据,今年1—9月,辽宁人人均在外就餐花销为788.8元。如果按全省城镇人口2716.8万人计算,今年辽宁城镇住户个人在外就餐的总花销超过214亿元。

  同日,一项在线调查表明,沈阳地区所有在外就餐的人群中,像郎女士这样的年轻人是绝对的主力,年轻人在外吃饭已经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各类中式快餐、洋快餐以及特色餐馆是这些年轻人外出就餐的主要选择。

  沈阳年轻人“下馆子”月花销都在300元以上

  家住长白岛的关小姐和丈夫也是在外“猎食儿”一族,她翻看今年10月份以来的账本:给孔记牛肉炖品店“送”去了68元,给龙头山烤肉“送”去了82元,给家食乐“送”去了45元,给和乐美粥铺“送”去了60元,给爱锅者火锅“送”去了145元,给肯德基“送”去了42元,给李先生牛肉面“送”去了48元……这个月还没过完,她和丈夫在外就餐的花销就已经超过了700元。

  “在外就餐已经成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开支。”该调查项目负责人说。在所有参与在线调查的沈阳地区35岁以下年轻人中,每个月在外就餐的花费大部分集中在300元—500元,500元—1000元以及高于1000元的分别只有9%,但300元以下的费用竟然没有一个人选。这也就意味着,在被调查者中,每人每月在外就餐的花费都超过了300元。

  没时间和精力做饭是“下馆子”主因

  众多年轻人选择在外就餐,原因也是多种多样。310位沈阳地区年轻人中,有110人将在外吃饭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生活,没有人帮忙做饭”,还有80人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做饭”。其实,无论是单身还是已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做饭,已经成为当下沈阳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另外的120人,分别将票投给了受工作环境影响和同事一起外出就餐、做饭成本和外出吃饭成本相差不多。

  前面说的那位郎女士介绍,她家每个月在外就餐的开支要1000元打底,占月收入的15%左右,花了不少钱不说,吃的东西还高热量、高油脂、不健康。但在外就餐不是因为懒,也不是因为馋,而是时间上不允许。“我和老公每天下班到家都快7点钟了,如果再买菜做饭,8点钟也不一定能吃上,吃完饭再收拾收拾,就得折腾到9点钟,实在太晚、太累了。所以我们只有周末能有时间自己在家做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