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10-25 10:55 浏览量: 1337
9月CPI涨幅回落至6.5%  物价压力有望趋缓

  数据显示,9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6.5%,比8月回落0.1个百分点。在这6.5个百分点中,食品和居住两项就占了5.4个百分点,分别上涨13.4%和8.2%。

  今年前三个季度,CPI比上年同期上涨5.9%。其中食品累计上涨10.6%,居住累计上涨9.6%,两项达到4.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邢志宏表示,今年以来北京市物价压力一直比较大,CPI2月即突破5%,6月以来连续四个月在6%以上。此次CPI涨幅略降,主要是得益于衣着和居住两项的价格涨幅略有回落,分别下降了1个和0.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CPI涨幅回落的同时,工业生产者的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环比双双下降,分别比8月下降0.3%和0.4%。“这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年内首次下降。”邢志宏认为,工业生产者价格反映社会在生产链条中上游的生产领域,上游价格松动有利于减轻下游价格的压力。

  邢志宏预测,国际欧元区有经济下行的隐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行,这对减缓我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有好处;从国内看,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调,国内需求增加,秋粮增产也对稳定农副产品价格有益。从本市来看,翘尾因素在四季度将会从9月的2.2个百分点回落到1个百分点以下,加上北京市陆续出台的一系列稳定价格措施,四季度的价格压力或将有所缓解。

  北京市GDP增长8% 符合预期要求

  初步核算,北京市1-3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0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

  前三季度的“成绩”比改革开放30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10.5%)都要低一些,但符合年初预期的目标。于秀琴表示,“损失”的2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首钢搬迁、车房调控等因素,“这是我们主动调控的结果,从目前数据来看,经济调整没有出现大波动,在我们掌控范围之内,全年8%的目标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居民收入增幅 被通胀吃掉一半

  3季度末,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72万人,同比增加4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64元,同比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2962元,同比增长12.8%。

  邢志宏表示,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名义增长幅度(扣除物价涨幅)都高于前两年的数据,而且增长速度逐季加快。城镇居民收入增收主要是因为今年北京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两次提高养老金等社保标准,并为退休人员发放6个月的一次性生活补贴,月均补贴50多元。农村外出从业的农民人数和工资也有所增加。但今年价格涨幅偏高,对居民购买力有所侵蚀。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长4.5%,农村实际现金增长6.5%。

  9月份各类消费价格同比涨跌

  类别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6.5

  一、食品类 13.4

  二、烟酒 3.0

  三、衣着类 2.8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5.3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4.9

  六、交通和通信类 2.6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0.5

  八、居住类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