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12-27 15:13 浏览量: 1338
蒙牛“致癌物”超标因饲料霉变 或涉瞒报

  蒙牛黄曲霉毒素致癌物被监测超标引起轩然大波,相关资料显示,蒙牛被监测批次的产品生产于10月18日,质检总局最晚在11月底已经拿到抽检超标结果,而蒙牛12月24日才公布抽检结果,至此蒙牛牛奶致癌物超标事件才引起关注。

  蒙牛黄曲霉毒素被曝超标

  近日,蒙牛在四川眉山工厂生产的利乐包纯牛奶产品被国家质检部门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结果超标,蒙牛随即连发两次声明,称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 公司已立即将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并称其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所有产品均为合格。

  同时,多家企业均被查出可致肝癌的黄曲霉毒素超标。根据质检总局的检测报告,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富纯牛奶(精品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不合格,超标80%。而在植物油产品中, 广东省有3个产品的部分批次抽检不及格,分别是云浮市云城区满意花生油厂的花生油(压榨)、云城区富盛粮油厂的花生油(压榨)和高要市孖宝油有限公司的花生油(2.73L/瓶),原因均为黄曲霉毒素B1指标不合格。

  据媒体报道称,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也曾对外公开表示,不会插手蒙牛的架构,但涉及食品安全和蒙牛战略布局,这两件事中粮必须插手。

  在此事发生后,大股东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需要反思这个事情,中粮会非常小心地处理这件事情。”

  不过,蒙牛的另一供应商现代牧业方面却表示,其在四川的洪雅牧场供奶给蒙牛眉山工厂,但其产品无论自检还是蒙牛检测都是合格的,与本次问题产品无关。

  26日,蒙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眉山工厂原奶质检员在前期的原奶检验上出现失误,导致这一批次原奶中超标的黄曲霉毒素未能检出,而长期以来公司一直在查验该指标。

  该负责人表示,黄曲霉毒素超标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这次确实是在最初原奶质检上的疏忽导致了问题的发生。

  蒙牛称致癌物超标因饲料霉变

  蒙牛方面26日表示,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是当地个别牧场的一批饲料因天气潮湿发生了霉变,使得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原奶中的黄曲霉素超标。由于眉山工厂原奶质检员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导致这一批次原奶中超标的黄曲霉素未能检出。

  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12月26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两家企业抽查的液体乳不合格是由于奶牛食用了霉变饲料,导致乳汁中黄曲霉毒素M1超标。奶牛停止食用霉变饲料后,乳汁中黄曲霉毒素M1就会消失。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介绍,目前奶牛养殖基本上是由20%精饲料和80%粗饲料组成,其中精饲料主要是玉米、豆粨构成,而四川气候湿热,饲料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霉变,尤其是玉米特别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感染。而奶牛长期吃这种霉变的饲料后,加上黄曲霉毒素并不能通过代谢消灭,其后原奶就会受到污染。

  在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饲料极易霉变,养殖经验丰富的人,通常会给牛打抗生素解决黄曲霉毒素问题,虽然会有滥用抗生素的嫌疑,但是上游养殖风险比较高,养殖户不得不以此来分担风险。这是一个怪圈,不光在牛奶,其他海鲜、水产、禽蛋、肉等都存在,这在行业内也是个公开的秘密。

  知名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称,黄曲霉是一种常见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潮湿易发霉的植物和食品中都会存在。同时,一些发酵食品因为发酵过程本身就易产生黄曲霉毒素。但在一般状态下,黄曲霉本身毒性并不大,高温即可杀灭。只要发霉,就会有黄曲霉毒素。在黄曲霉达到一定浓度后,其产生的代谢物就会产生毒素,该毒素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引起肝脏病变甚至致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认为,这次不同于非法添加,这次其实是事故,是饲料把关不严造成的。

  另一名业内人士分析,据我们过往的实地调查,现在规模化的养殖业不再是放牧新鲜牧草,主要是饲喂商品牧草,但是牧草等饲料极易因运输、存放不当霉变,产生黄曲霉菌类等,而国内奶牛养殖对饲料质量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霉变部分,大多数牧场也只是简单挑拣一下,大部分都会被混入到日粮中,这也是国内原奶质量差且奶牛病死率高的原因之一。

  蒙牛或涉瞒报

  蒙牛副总裁卢建军26日表示,该批次产品在10月18日、19日便被入厂抽检,同时也在自检过程中发现超标,因此并未出厂。

  据媒体报道,蒙牛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从时间上能判断出来,这批问题产品生产于10月18日,质检部门19日查出的问题,中间没有销售出去的时间。10月份检查结果出来,为何近日才公布?该负责人表示,这是质检部门的流程,不是蒙牛所能控制的。

  报道称,一份国家质检总局11月27日签发给各省市质监局的“特急明电”———《关于立即对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超标问题开展处置工作的通知》,其中写道,发现部分省份的个别批次的乳制品黄曲霉毒素M 1超标,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专项督查检查。

  质检系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透露,文件中所说有问题的乳制品就是蒙牛眉山工厂所抽检的纯牛奶产品。

  针对发现黄曲霉毒素M1超标的省市,质检总局要求立即核实,确实超标的,“要立即依法责令企业公开召回问题产品并就地销毁。”同时,通知要求加强原料乳监控,将黄曲霉毒素M1作为原料乳收购的必检项目,“批批监测”。通知中,还要求各地质监局一旦发现超标,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加强对饲料的监管,从源头加强防控。

  据了解,最晚在11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已经拿到抽检超标结果,并急电全国质检部门展开专项检查。12月24日公布抽检结果,第二天,蒙牛在官网承认并道歉。

  12月26日,眉山市畜牧局奶源发展科负责人辜志鹏称,我是昨天才知道蒙牛这个事的。在网上看到消息后,畜牧局第一时间通知下去,今天就准备到蒙牛、各个奶站、规模化牛厂去检查。但是,排查需要一定时间,究竟问题奶源、饲料的具体来源为何,可能要到元旦、春节后才有结果。

  眉山市畜牧局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也表示,自己是从微博上看到的蒙牛产品致癌物超标的消息,并称蒙牛那批产品没有出厂,不会影响消费者健康,已经销毁了,但也没有告知我们,所以我们是昨天紧急开会,全面排查。

  质检系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总局惯例都是分批次统一公布抽查结果,其实12月24日就公布了17类数千产品的抽检结果,其中很多类别都有不合格产品,只是蒙牛牌子太大,食品安全太重要,所以引起了额外的关注。

[nextpage]

  四川省畜牧局称从未检出超标

  四川省畜牧局相关处室工作人员称,此前四川省从未检出过黄曲霉毒素M1超标。在包括农业部在内的各种抽检中,黄曲霉毒素都是重点监测项目,但从未检出超标。此前也对蒙牛眉山厂做过抽检,同样没有检出超标。

  四川省畜牧局相关处室这位工作人员同样是在质检总局12月24日公布结果后才从网上获悉这一情况。

  致癌奶源何处来?

  广州乳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解释,通常奶牛的饲料中都含有玉米、稻谷、豆粕,而上述粮食如果放置时间太久,就容易发霉,最后产生黄曲霉毒素。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被动物食用后,一部分会蓄积在动物体内,另一部分则会转化到乳汁和尿液中,转化率一般为3.45%-11.39%。

  用通俗的话来说,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一批“有毒的奶源”被作为生产原料,混入了牛奶加工厂当中。那么,这批“毒”奶源,到底从何而来?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就认为,这批奶源很有可能来自于其临近的现代牧业的牧场。

  作为蒙牛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的现代牧业,与蒙牛的关系几乎是“亲密无间”。资料显示,此次事发的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落成投产,而在该年,距离该公司不远的现代牧业洪雅牧场也亦建成投产,并且成为了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的重要原奶供应商。此前,现代牧业的在全国多处的牧场因为环境污染,而屡屡被新闻媒体曝光。

  蒙牛的权威人士表示,(奶源来自现代牧场)这有可能,但由于收奶的时候还有其他奶农的奶,目前已经无法得知了。

  蒙牛人士表示,奶源有来自自有奶源、社会牧场、奶农,比较复杂。之前蒙牛方面称,蒙牛现在70%以上是来自自有奶源。

  据媒体报道,位于眉山市经济开发区科公园三路的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可谓牛根生的转型之作。该项目于2008年4月12日全面起动,总投资预计为3亿元人民币,日处理鲜奶620吨。但是,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目前仍然处于困境之中,主要表现在奶源不足。据眉山市奶业发展办公室介绍,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原奶的日加工能力如果完全释放,可达800吨。但是,目前每天的原奶收购量仅有100多吨。蒙牛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