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3-12 16:25 浏览量: 1343
10元购买力折射国计民生 网友:连快餐都买不到

10元购买力折射国计民生 网友:连快餐都买不到

  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林道藩(右)在北京西绒线菜市场“采购”

10元购买力折射国计民生 网友:连快餐都买不到

  林道藩代表分别用10元钱买到的六种东西

  10元钱能买到些什么?在北京的情况是,10元能买3个苹果,或21个鸡蛋,或5张地铁票,或5根黄瓜!这是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林道藩,利用会议间隙,来到北京西绒线菜市场做的物价调研。

  林道藩说:“好好挖掘10元钱究竟能买到什么东西,这不但真实记录当前的物价水平,而且通过横向比较,还能发现政府在公共交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有效、社会总供求是否基本平衡等。这些方面都可以从这个简单的‘采购’行动中窥豹一斑。”

  不少网友表示:“难得全国人大代表能下基层、接地气,尝试通过亲身调研以获取更全面、详实的数据。”11日,来自全国各省的网民、市民群众自发组织了“10元购买力”的大调研行动,从“后方”配合代表,补充数据资料。

  ●网友之横向调研数据

  @厦门昊翰:在福州十块钱可以是一份带大鸭腿的套餐,也可以是三片吐司。在厦门十块钱可以是两菜一汤,也可以是一碗清汤面。

  @吕若晨的妈妈无敌:我在安徽省阜阳市。10元,可以坐10次公交车,买10个烧饼,或1棵甘蔗,或两个不太好的苹果,或两碗面条,或5个笋瓜,或4个西红柿。鸡蛋我是不买了,家里养了两只土鸡,真正的土鸡蛋,比超市里贵的咋舌的土鸡蛋香多了。

  @fx龙宝宝:在江苏无锡你能乘5次公交车,或两碗鸭血粉丝,或洗一次头。

  @moluandaoer:本人目前在英国,提供给代表一点小参考。就农产品购买力来说,人民币在北京和英镑在曼彻斯特,购买力其实是基本持平的。但是对比个人收入,国内食品花费所占比例还是挺大一块的。再考虑国内外在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的差异,国内生活压力也是要大一点。

[nextpage]

  ●网友之纵向调研数据

  @深圳泰康:1998年初中时,学校每顿菜钱是3角,饭钱是4角,9毛钱搞定;2003年参加工作,一份素菜加饭是2元,尖椒肉丝是3元,吃到你撑;现在10元连个快餐都买不到了。

  @哈宝--cui:偶素(我是)广州的喇。刚从菜市场回来,空心菜一斤5块钱,两斤正好10元。但昨天6.5块一斤的鲜香菇今猛涨到8块,葱一斤4块钱哦,空心菜昨天也不是这个价的……看来,10元的购买力转瞬会变。

  “10元购买力”折射国计民生

  随着林道藩代表的实地调研,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直观而又新鲜的实物指标。冰冷的纸币数字变得生动而鲜活,一时间,“10元购买力”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有不少网友也开始调研各地的10元购买力。

  应该说,这样的调研是有意义的,它能够提供民生生活的一线指标,比单纯表现在纸上的数字波动更为公众理解和接受。其实,就以林道藩代表的调研来讲,在购买苹果、黄瓜等瓜果蔬菜方面,基本上全国的大中城市相差不大,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高度发达的物流,全国基本生活物品的价格基本趋同。而10元可购买5张地铁票的购买力,则无疑体现了北京市在公共交通方面的大投入,这也与公众对北京交通“便宜”的感觉是一致的,反映了北京市政府在公共交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是巨大的。

  当然,这样的调研范围毕竟还比较小,所对比的物品也有限。如果要让公众对10元钱购买力有更深的体认,还可以扩大10元钱购买力选取的范围,如汽油、衣着、教育支出等,这样的比较,更能反映出公众在民生支出方面的投入差距,以及公众的主要负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成为重要的民生指标,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再比如,还可以把10元购买力与国外同等货币条件下的购买力进行比较,看一看我们在生活常用物品方面,哪些是比国外便宜的,哪些是比国外贵的。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到哪些方面民众的负担还较重,需要政府格外重视,哪些民生产品的10元购买力较弱,需要政府通过减税、政策扶持等环节来支持。

  10元购买力的调研,是一个可供借鉴的民生指标。但这样的购买力,也只是一个经济数据鲜活化的例证而已。如何减轻民众的负担,增加在教育、卫生、住房等民生保障等多方面的投入,这也是政府部门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