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3-30 09:18 浏览量: 1342
餐饮上市:敢问路在何方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在中国这个巨大的饮食王国,餐饮行业已经形成了广阔的市场,令大量投资者趋势若鹜。多家餐饮企业已经整装待发,即将迈向上市彼岸,而上市之门却被无情关闭;上市无门,投资遇冷,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前景黯淡。而不久前,监管层却公开表示支持餐饮上市,困境或许会峰回路转。餐饮上市盛宴是否即将重新开启?餐饮上市之路究竟何去何从?下面,我们就一同来关注餐饮企业上市这个话题。

  说起餐饮行业,不得不提到俏江南,这家企业无疑是餐饮行业中的“明星”。因为无论是在餐饮界,还是娱乐圈,甚至是在资本圈,俏江南都能制造足够的话题吸引众人眼球。当然,这样一家已经颇具规模的企业,同样也怀揣着登陆资本市场的梦想,然而,这一梦想的实现却并不顺利。

  上市受阻,俏江南黯然离场

  俏江南创始于2000年,是一家以川菜为主的连锁式餐饮服务企业。历经十一年的成长,目前,俏江南在全国已有50多家分店,菜式颇具特色,高调的营销手段更是让其声明鹊起。2008年9月,俏江南开始引入外部投资者,这其中包括了知名投资机构鼎晖投资和中金投资,两家合计持有俏江南约10%的股份。2010年,俏江南陆续回收加盟店,而此做法也被外界视为俏江南正式启动上市议程的表现。2010年3月,俏江南进行了上市承销招投标工作,最终,瑞银证券在众多竞标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俏江南的上市承销商。2011年3月,在经过了一年的精心准备之后,瑞银证券正式向证监会提交了俏江南的上市申请。然而不巧的是,就在同一时期,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等等问题,证监会暂缓了餐饮行业的上市。因此,俏江南无奈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期。2011年9月,有媒体爆出俏江南存在卫生、材料等等多个食品安全问题,一时舆论哗然;紧接着,11月,又有媒体称,俏江南存在不开发票、利润不清等问题,而其上市之路仍将继续搁浅。2012年1月30日,在等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后,俏江南最终被证监会终止上市审查。至此,俏江南首次冲关IPO折戟而归。

  对于上市受阻,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女士称,这与行业普遍存在的短板不无关系。

  深圳市嘉旺餐饮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云赟先生则认为,俏江南的核心竞争力不明显以及管理模式存在问题或许是其上市失败的主要原因。

  另外,据业内人士分析,俏江南去年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及加盟商风波,也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其IPO审查。

  从风投券商万千宠爱到上市失败黯然离场,作为一家具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俏江南的经历,也正是这个行业中多数谋求上市的企业所经历过的,或者正在经历的。与其他行业相比较,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显得更为曲折,充满坎坷。

  餐饮企业的曲折资本路

  近年来,中国餐饮行业蓬勃发展,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时代大背景下,餐饮业营业额连续22年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如今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的盛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而资本市场万马蹄急的盛景也同时牢牢钳住了餐饮企业的目光。如同其他任何行业一样,餐饮行业也开始踏上了资本之旅。

  2007年及2008年是餐饮企业与投资机构接触最为频繁的两年,据统计,这两年相继有一茶一坐、重庆小天鹅火锅、真功夫、俏江南等十几家餐饮连锁企业获得风投或私募注资;而在2009年,即便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未散去,仍有上海记盛餐饮、老娘舅、盛记一品等餐饮连锁企业获得投资。得到大量资金的餐饮企业,进一步酝酿着上市的计划。从2007年开始,全聚德(002186)、味千拉面、湘鄂情(002306)以及乡村基等等企业,分别在国内A股、香港以及美国市场成功上市,这些无疑都给整个行业注入了一剂又一剂强心针,更多的餐饮企业纷纷投入了紧张的上市筹备工作。

  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就在这些企业的上市进程开始倒计时的时候,A股市场却关上了对餐饮行业上市的大门,自2009年湘鄂情之后,便再无一家餐饮企业登陆A股。而另一方面,不少企业意图转战境外资本市场的企业也发现,一向以制度宽松、准入门槛低、包容并蓄为特征的境外资本市场,此刻对本土餐饮也开始审慎起来,包括金钱豹、小南国在内的国内餐饮巨头都遇到了海外上市的难题。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罗娟认为,境外资本市场对中国餐饮企业的标准也日益趋严。

  根据中国烹调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处于资本运作阶段的餐饮企业中,有6%已引入资金或准备上市,有72%在和多家投行洽谈。可以说,餐饮企业的上市需求很明显,而上市道路却很艰险,目前,无论是内地还是境外资本市场,都对“内患重重”的中餐企业投下了不信任票。

  “餐饮业根本就不适合上市。”中金的一名高层直言。以俏江南为例,股东和投资者都要求俏江南高速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长率,但这恰恰并不利于俏江南的长远发展。餐饮应与艺术一样,把菜肴作为需深耕细作的艺术品对待,培养一个厨师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师徒传承的锤炼,如果飞速扩张,最基本的,连厨师的品质都很难保证。欧洲很多很有名的餐馆都不是上市企业。

  因为管理、财务等方面的不规范,目前证监会对餐饮企业上市的态度是暂不放行。但是,我们不得不意识到,餐饮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A股上市之路的封闭很可能造成本土餐饮企业外流等等后果。这种现状,对于监管层而言,确实是一道两难选题。那么,监管部门究竟会作何选择?而餐饮上市又是否有望破冰呢?

  餐饮登陆A股,春天是否到来?

  自2011年下半年,证监会提高了内地餐饮企业IPO门槛,俏江南、广州酒家等多家餐饮企业上市计划全面搁置。业内人士分析,中国餐饮企业具有管理规范性不足、管理团队缺失、人才匮乏等普遍问题,加之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使资本望而却步。而从上市角度而言,食品安全、财务信息透明度等问题,则一直是牵绊餐饮企业上市的监管软肋,餐饮企业IPO审核因此而受阻。这种一级市场难突破的现状,加之VC、PE退出心切,中国餐饮市场投资降至冰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2005-2011年,中国餐饮行业的投资事件为37起,这远远少于其他行业。

  尽管投资遇冷、上市受阻,但餐饮行业的与资本市场接轨的呼声仍然不绝于耳。

  另一方面,拥有2万多家企业、营业收入高达2万亿的餐饮行业,目前为资本市场贡献的企业仅有8家,这与其他行业的情况相去甚远。

  进入2012年, "扩大内需"和"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目标,在这一背景下,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发表言论称,“餐饮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资本市场在餐饮业发展过程中理应发挥资本助推器的功能”。这迅速在资本市场和餐饮行业掀起了涟漪。业界多对此进行积极正面的解读,甚至嗅到了餐饮企业上市的春天即将来临的信号。

  而此后不久,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也对媒体宣称,证监会正在制定餐饮企业上市指引,预计上半年能够出台,而一些餐饮企业的上市申请没有往前进行的原因,也正是在等待这一指引政策的出台。

  对于置身于上市困境的餐饮行业而言,监管层的言论让企业看到了一线曙光。然而,餐饮上市的春天是否真正来临?冰封两年的餐饮企业IPO是否有望迅速重启?罗娟认为,监管层的动向只能说明是政策上的利好,而离市场重启或者还需要一段时间。

  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与资本市场接轨是必然的趋势。而餐饮行业由于自身的特性,在通往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也承受了比其他行业更多的痛苦。我们当然希望在资本市场上能够看到更多的优秀餐饮企业的身影,希望他们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企业的飞跃。但我们同时也要提醒这些企业,上市并不是唯一的手段,也不是最后的目的。资本工具是一匹难以驾驭的马车,乘坐其上的企业家们在加速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做的是控制好前进的方向,否则,偏离正道最终只会忘了出发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