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5-20 14:49 浏览量: 1337
农家菜馆乱象丛生  知名品牌普遍被山寨

农家菜馆乱象丛生  知名品牌普遍被山寨

  满街的农家菜馆,你知道哪一家是正宗的?街上挂着相同招牌的知名农家菜馆,其实很可能并无丝毫关系。也许你不相信,但这却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近日,记者对江城农家菜馆进行了探访。

  武汉农家菜馆上千家

  土锅土灶、土钵土碗、长凳方桌、篱笆栅栏,用农家菜地新摘的蔬菜,辅以农家粗犷的烹饪手法……凡此种种,是人们对农家菜馆的最初印象。

  这种发迹于主城区周边、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农家菜,不过十余年光景,就已开遍武汉大街小巷,成为武汉餐饮市场上一支不容小觑的主力军。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资深餐饮专家万杰民认为,在经历了急剧扩张后,武汉和省内其它地区的农家菜馆的相互交融现象日渐明显。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农家菜馆除了在武汉不断扩张外,还不断往省内黄石、恩施、襄樊、宜昌、随州等地扩散。省内各县市的特色农家店也在不断涌入武汉市。

  “初步估计,每年至少要新增十几家农家菜大店,小店就更多了。”农家小院总经理宗家宏估计,目前仅武汉市上规模的农家菜馆少说就有上百家,至于各种各样的小店,上千家都不止。

  由于扩张过猛,竞争激烈,市场分化现象日益明显品牌农家菜馆生意红火,无名小店则难以为继。于是,山寨版知名农家菜馆不断出现。这些山寨店不仅外观装饰、菜品餐具等和正宗品牌店一模一样,就连店名也极为相似,甚至完全照搬。

  知名品牌普遍“被山寨”

  对品牌被假冒的现实,农家小院总经理宗家宏一脸无奈。他翻出上个月才拿到手的随州市中级法院的民事调解书。上面清楚写着:被告“随州农家小院餐饮有限公司”赔偿原告“武汉市农家小院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因侵权造成的损失32万元和合理费用2万元,并限期摘牌,以了结双方纠纷。

  宗家宏介绍,这次他们正准备去随州开店,结果发现当地的农家小院开得红火着呢。他们又在省内一查,发现各地农家小院开得都不少,就是眼皮底下的武汉徐东大街上就有两家农家小院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正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满街的农家小院到底有几家是你们的。”面对记者的询问,宗家宏告诉记者,他们总共只开了八家店,最小的店也有二三千平方米,那些一千平方米上下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农家小院都是冒牌货。“以前总想着把经营做好,消费者自然会辨别真假,自然会优胜劣汰,所以懒得扯皮,现在看来这样还远远不够。扯皮虽费时费钱,但该打的官司看来还得打。”

  类似情况在别的知名品牌上也一样。成名于江夏的贺胜桥“旅宁鸡汤”,眼下在汉遍地开花,事实却是他们在武汉城区内一家店都没有。

  除了冒名外,还有仿冒现象也非常突出。比如知名农家菜馆“简朴寨”,除了有人直接冒名外,更有满街头的“简朴菜”、“寨朴简”、“俭朴寨”、“俭仆寨”、“简朴田园寨”、“田园简朴寨”等仿冒店就让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如坠云雾。

  而“农家大院”、“农家别院”、“农家小屋”等在省内也数量可观。仅在武汉市,名叫“农家大院”的农家菜馆就有五家之多,分布在武昌首义园、友谊大道、和平大道、解放公园、丹水池等地。

  据业内保守估计,算上省内各地小馆子,我省几乎所有的知名农家菜馆都存在程度不一的“被山寨”现象。

   [nextpage]

  “简朴寨”“敢怒不敢言”背后

  专业人士指出,假冒蔓延,与农家菜馆品牌保护意识不强有关。“简朴寨”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

  2005年成立的简朴寨在汉发展迅速,2009年底正准备向周边黄石等地扩张时,没想到黄石版简朴寨早已捷足先登,两年内已在当地开了6家,且招牌、装修、菜肴等仿真度高,真假难辨的食客以为这些都是正宗的简朴寨分店。一些山寨店开业伊始也是食客如云,但纠纷频频发生后,损害的却是简朴寨的名声。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山寨”简朴寨却一直“敢怒不敢言”。原来,简朴寨品牌红了后才发现商标无法注册。《商标法》明确规定,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简朴寨”与“柬埔寨”拼音完全一样,因此不能注册商标就不受保护。

  换言之,简朴寨这块名声鹊起的招牌,能够在除武汉市以外的任何一个地方使用,而简朴寨却拿仿冒者一点办法都没有。开“山寨版”简朴寨的仿冒者可谓胸有成竹,就是知道简朴寨商标不受法律保护,不会有人告侵权。

  武汉餐饮协会人士坦言,农家菜品牌要想做强做大,首先就要有品牌意识,不要等到生意真正做大了,才想到去注册品牌。其次要有强烈的维权意识,不能注册就要早想办法更名,早年“小蓝鲸”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才由“小南京”更名而来。如果所有的农家菜馆都能像“农家小院”这样对假冒者动真格,想必侵权假冒的现象定会收敛得多。

  急功近利难铸百年老店

  目前,“简朴寨”已经在全国开店110余家,武汉市也有40余家分店。虽已枝繁叶茂,但其品牌的未来前景却是愈显迷茫。

  有心人还记得,农家小院、小蓝鲸、四季美、醉江月、五芳斋、太子、丽华园、艳阳天、乐福园等餐饮品牌,去年已经被评为武汉市着名商标,而这一切和理应上榜的“简朴寨”不可能有任何关系。

  有知情人士透露,简朴寨由于扩张过快,短短几年时间,其大小股东由最初的四人已经急剧扩张到数百人之多。

  据了解,“简朴寨”开设的百余家分店,多数都非直营店,而是加盟店。当初为了迅速扩张,见到效益,对加盟者设置的门坎过低,导致加盟者良莠不齐。加之商标无法注册,不少加盟者在了解内情后,不断吸收新的投资者,直接导致了现在各种“简朴寨”不断涌现之乱象。

  “当初加盟一家还能收几十万元加盟费,加盟店每月还要上交管理费。现在好景不再,靠加盟不但再难收到钱,就是连加盟店的数量都难得控制了。”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简朴寨”高管人士透露说:江湖义气,悔不当初,当初谁又会想到今天之局面。

  对此,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诸多农家菜馆知名品牌,缺少的正是将企业做成百年老店的眼光和规划,其品牌保护意识缺失的现状应引起更多从业者的重视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