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5-29 11:49 浏览量: 1337
中式餐饮,缺少一份儿童餐

中式餐饮,缺少一份儿童餐(图)

  六一儿童节临近,洋快餐纷纷以“六一”为卖点打起促销战,而中式餐餐厅的商家反应却有点“冷”。六一儿童节,洋快餐火爆,中餐挺尴尬,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中式餐饮,缺少趣味性

  传统中餐讲求的是盛宴景象,一般来说是为成人准备的。餐具繁多,菜品繁多,传统中餐更有一些品种的菜肴,如锅仔、火锅、铁板、火烧菜等因为有潜在的危险,更是尽量避免有小孩子在旁。小孩子们来中餐馆也有喜欢吃的菜,如鱼香肉丝、干炸里脊等,但现在好一些的餐厅从雅间到大厅都铺设地毯,小孩们吃上几口便四处去玩,一是容易弄脏环境,二是没有专门供小孩玩耍的地方,很容易发生危险。

  “每次出去吃饭,他都坐不住,吃两口就说饱了想下桌玩,可餐馆里哪儿有什么能玩的地方,只能任他满处跑。”程女士说,儿子今年5岁多,天生好动,每次下馆子吃饭都不安生,有一次跑来跑去还差点儿撞到正在上菜的服务员。小孩3岁多的吴先生也说,餐厅里带棱角的桌椅对孩子来说也很危险,因此就算让孩子疯跑,家长视线也始终不敢离开。

  由于传统中餐的“严谨”和潜在的危险性,小孩子在中餐馆的活动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导致顾客只能抱着昏昏欲睡的小宝宝在餐桌间来回溜达。因此,小孩子在中餐吃饭是受到约束的,更加谈不上趣味性了。

  中式餐饮,缺少儿童营销

  美国耶鲁大学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快餐连锁店正日益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尤其针对低龄儿童这一消费群体进行了大量的广告营销。这项研究考察了美国12家大型快餐连锁企业对儿童的市场营销策略,发现甚至两岁的儿童也成为市场推广的目标。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借助于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媒体的推波助澜,各式广告无孔不入。在电视、网络和手机上做广告,其中很多都是针对儿童的。连锁洋快餐厂商食品市场的营销策略趋于针对低龄人群,甚至在一些成人使用产品的推销中,也增加了争取孩子“心动”的内容。广告营销不仅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改变人们的兴趣和价值观,并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流行文化中。

  相比肯德基、麦当劳广告对儿童的潜移默化,湘鄂情,陶然居等知名中式餐饮品牌在儿童的世界里却是鲜为人知。在中国儿童心目中,洋快餐的许多广告语似乎已演变成了儿歌,但孩子们很少有人能记住知名的中餐品牌。

    [nextpage]

  中式餐饮,传统经营理念桎梏

  中餐馆为什么不能像肯德基、麦当劳那样设置儿童“免费乐园”呢?顺峰餐饮相关负责人吴红蕊认为,面积大些的酒楼一般都做商务餐,面向商务客人,家庭消费的并不多;而档次稍低一些、招揽家庭顾客的餐馆,营业面积又小,拿不出专门的区域开“免费乐园”。

  中国吃网记者了解到,还有个被大多数中餐经营者“认同”的原因,就是顾客目标群体不一样:麦当劳和肯德基主要是针对儿童消费群体,中餐馆面对的则更多是商务人士、亲朋好友等成年人。一些经营者认为,顾客来餐馆主要还是来吃饭的,不是来玩儿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餐饮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餐馆要想设立儿童活动区,最少也要拿出15平方米的面积,相当于占用一个包间,一般来说客人一进包间消费少则千八百,多则过万,“你是愿意用这块面积挣钱啊,还是一分不挣?不是明摆着嘛”。因此一些经营者在包间和儿童区之间,选择了要包间,“这主要是经济利益占了上风”。

  绿满家专家看法

  做好儿童餐饮其实并不难,儿童的需求远远比大人的要好满足的多,一是玩、一是吃。餐厅可以在六一儿童节举办小精灵趣味厨房活动。孩子可以自己动手做美食让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开发创意的潜能,引起对食物的热爱和兴趣。

  从广义上来说,麦当劳、肯德基都可算是一种儿童娱乐餐厅,它们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巨大成功,和它们在经营中注重儿童的心理生理特性并与之相适应的策略分不开的。抓住儿童的客户,就是在抓住未来。如果能够掌握大量的儿童和家庭的消费数据,对于以后的市场拓展和一些新产品的加入,都是十分具有指导意义的。并且,由于从儿童开始对我们的品牌认同,随着年龄和消费能力的增长,这批客户是不能被忽视,不管是未来做资本运作、做品牌运作、做数据运作,儿童餐厅市场都是一个对未来非常有吸引力的蓝海市场。目前儿童市场规模巨大,儿童经济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餐饮企业应该从儿童的消费体验和心理需求特点出发,探索出独特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