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5-31 18:25 浏览量: 1338
世界无烟日主题“烟草业干扰”专门控烟队伍组建难

  虽然社会关于控烟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烟草业变换着各种手法进行对抗。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世卫组织将“烟草业干扰”选定为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针对“烟草业干扰”这一主题,卫生部部长陈竺昨天表示,国家对烟草业一些欺骗性的宣传活动,要有严格的监管,只有这样控烟工作才能真正实现。

  针对当前的控烟形势,陈竺表示,我国作为烟草最大的生产国和销售国的状态还在延续,近年来烟草产量在增加,这说明烟草危害有增无减。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烟草企业也在变换着手法变相推销产品。虽然社会关于控烟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烟草业变换着各种手法进行对抗,包括用一些伪科学的手段,可以说是一种欺骗的手段。

  当前,有不少人认为,烟草业上缴了大量税款,给经济作出了贡献。陈竺对这一观点也进行了驳斥。陈竺说,实际上专家早有研究,烟草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对税收所谓的贡献,在经济上是得不偿失的。更何况吸烟造成了患者、家庭、社会的巨大的伤害,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世卫控烟公约的要求,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国家对烟草业一些欺骗性的宣传活动,要有严格的监管,只有这样控烟工作才能真正实现。

  专门控烟队伍组建难

  组建一支队伍“专攻”控烟,曾是北京市近年控烟工作的一个探索方向。

  “香港就是这样的模式。”爱卫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精力集中”,而且便于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组织、协调。

  2008年,为举办“无烟奥运”,北京以“政府令”形式,颁布《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委托市、区两级卫生监督部门,开展公共场所禁烟的监督执法。

  去年5月1日,卫生部修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施,意味着室内公共场所应开始全面禁烟,也明确区(县)卫生监督所,成为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的一线执法主体。

  但是,该系统并没有专门的控烟执法队伍。当年,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所长李亚京计划以此为契机,向政府申请适当增加编制,在卫生监督系统内,建立一支“禁烟执法”队伍。

  不过,这并未成为现实。目前,北京市、区两级卫生监督系统执法人员共1000多名,负责的领域已经涵盖了餐饮卫生、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等等,根本难以抽出专职部门、人员负责禁烟执法。以东城区卫生监督所为例,室内公共场所的禁烟监察职责划归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科室。据东城区卫生局副局长刘清华介绍,该科室仅有7人。刘清华坦言,在东城,2008年北京市政府控烟令实施至今,尚未对在公共场所违规吸烟个人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