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6-09 12:57 浏览量: 1339
天津咖啡餐厅期待升级 细数三大遗憾

  近年来,天津的咖啡餐饮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市场上既有天津本地的自主名品牌外滩风尚,也有诸如上岛咖啡和咖啡之翼这样的“外来品牌”进驻。咖啡餐厅从原来的“白领专属”渐渐变成让其他阶层的人也“乐在其中”。其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复杂,好友聚会、相亲约会、读书自习、商务洽谈……过惯了公司、家庭、酒吧三点一线生活的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咖啡餐厅这种融优雅与休闲于一体的场所成为职场中人的又一重要“栖息地”。不过,目前天津的几大咖啡连锁店在成为众多市民商务洽谈的首选之地的同时,却也存在一些令人遗憾之处。“上帝”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或许可以成为商家未来改进的参考因素。

  遗憾之一:定位模糊价位偏高

  记者走访了本市的一些咖啡餐厅,发现定位有些模糊,同时价位偏高。

  虽然咖啡餐厅菜品种类繁多,但中西结合,造成主次颠倒,有些混乱。有的餐厅里既销售一些法式西餐厅的菜品,也有普通中餐馆的菜肴,如养生汤、铁板烧、鸡公煲等在中餐馆能吃到的菜。饮品部分,本应成为餐馆重头戏的咖啡,菜单上却只有零星的几个品种。同时,记者发现,一些咖啡餐厅还提供传统的中国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它们还被分成不同等级,价位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人们是来吃西餐、品咖啡的,还是来吃中餐、品功夫茶的?在价位上,一份普通的套餐标价在100~200元,再加上一些甜点和酒水饮料,人均消费大大高于普通的中餐馆。

  “哪里是咖啡店,就是一个餐馆”。这是我们在读者调查中听到关于咖啡之翼最多的评价。记者在实地走访咖啡之翼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咖啡之翼的客流量最大的时间段是午餐和晚餐时间。记者在中午12:30来到咖啡之翼,发现那里已经高朋满座了,但是记者却很少在餐桌上发现咖啡杯。很多人原来是来咖啡之翼来吃午饭的。这一点,我们从咖啡之翼的菜单上也可以略见端倪。记者在翻看菜谱时,发现只有前几页是介绍咖啡的,其余全是介绍各种菜品的。

  遗憾之二: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消费者高女士说:“我感觉某些咖啡餐厅的服务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好。上菜的速度很慢,而且卫生环境也不是很让人满意。”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高女士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记者发现,在营业时间,有的咖啡餐厅的服务人员竟然在做咖啡的吧台处吃煎饼。一位读者说:“服务要做到家,要和名气一样让老百姓信服才行。”我们把读者反映的情况讲给了一位餐饮界的资深人士,他认同现在咖啡业所存在的上述现象,并表示加强“内功”才是天津咖啡店拢住顾客占领市场的先决条件。

  事实上,多数咖啡餐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服务还应该注重细节”是业内人士的评价。比如,上菜的顺序,记者在用餐时就出现甜品在主食之前端上来的现象;服务态度,服务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餐厅形象,若她们在顾客点餐时表情不佳,不仅会影响顾客的用餐情绪,还会影响顾客对餐厅的整体印象等。

[nextpage]

  遗憾之三:装修陈旧缺少特色

  很多消费者都认为,目前天津市场上多数咖啡餐饮连锁店的装修过于陈旧,内部环境不优雅,而且各家店面的风格雷同,缺乏特色。

  记者发现,大多数咖啡餐厅对自身的定位不是非常清晰,即目标客户群定位不清。倘若针对的是学生,应进行年轻时尚定位;倘若周边高档住宅多,针对高端客户群,应进行成熟休闲定位;周边商务写字楼多,要进行商务消费定位;周边人员流动性大,可以进行简便快捷定位等等。只有明晰了餐厅的客源,才能根据需要进行餐厅的风格设计。

  而目前这些店面的特点是,基本风格都一致,且内部装饰陈旧,许多店内的沙发都已破损,内部环境亟待升级。“店内环境无法与其价位成正比”是许多消费者的感受。

  此外,还有的咖啡餐厅除了VIP包间外,其余的座位均被商家用窗帘隔开,本是为了形成独立的小空间,营造浪漫气氛,但在用餐过程中记者发现,正值夏季,天气较炎热,坐在用窗帘布隔开的小空间里透气性不好,让人有闷热的感觉。而窗帘的隔音效果较差,若两三人小聚聊天,较容易受到影响。例如,记者正在和朋友吃饭聊天,邻座的顾客正在用iPad看球赛,声音嘈杂,我们的聊天不断被打扰,让人甚感不适。

  记者手记:

  或是三五好友相聚闲聊,或是约见客户进行商务洽谈,咖啡餐厅无疑是众多消费者的首选去处。事实上,天津的咖啡餐厅近几年的发展还是很迅速的,不仅几乎遍布全市,而且打造了兼容社交礼仪等在内的“咖啡馆文化”。不过,在咖啡餐厅数量猛增的同时,“内部环境需要改善和提升”也成了很多消费者的共识。如果咖啡餐厅的经营者能够在细微之处精心设计,真正站在顾客的角度,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相信天津的咖啡餐厅的发展前景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