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8-02 09:46 浏览量: 1339
清远研讨会:如何让“清远鸡”走得更远

清远研讨会:如何让“清远鸡”走得更远

  鸡的吃法很多,白斩鸡、酱油鸡等等。清远鸡品质特优,烹饪不受单一的限制,被名厨称为“文武鸡”,蒸、焖、烤、煮都可以。

  前日,记者与清远颐杰鸿泰·狮子湖集团共同主办的“清远鸡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狮子湖喜来登酒店宴会厅举行。60余位专家学者就各自的角度做了不同发言,探索了清远鸡以及清远商业文化的发展新走向。以下是与会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

  “清远鸡”品牌

  “清远鸡”要成为清远各种品牌的领头羊

  清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 刘国华

  前段时间,粤北连州包装、营销过连州菜心。包装、营销的手段之一是现场拿出增城菜心与连州菜心PK。然而,“清远鸡”是找不出东西与它PK的。为什么呢?因为它太出名了。记得早年笔者与几位同事因公到珠海出差,饥肠辘辘之时去找饭店解决肚子问题,饭店的老板争着拉客。其中一位比较泼辣的老板娘拉住笔者的胳膊说:“先生,来我这儿吃饭吧,我这有好靓好靓的鸡。”笔者问她:“知道我是从哪里过来的吗?”对方聪明,说:“这样讲你一定是清远人了。我就不介绍鸡给你,我给你介绍其他菜吧。”

  “清远鸡”不是今天才出名的,但是,“清远鸡”这个品牌至今没有

  被我们清远人充分地加以利用,“清远鸡”的品牌效应与“清远鸡”品牌的连带效应并没有真正催生。依笔者来看,关于“清远鸡”文化应作点文章。要进一步加强对“清远鸡”的有效宣传。牛皮不是吹出来的。“清远鸡”为什么出名?就因为它的品种不同、口感不同、“鸡味”不同。“清远鸡”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借用一句文艺理论术语“这个就是这个”。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大型养鸡场流水线养殖出来的“清远鸡”也比其它鸡好吃。

  借助“清远鸡”做大做强旅游业,借助旅游业做大做强“清远鸡”。增城菜心乃后起之秀,“辈份”比“清远鸡”低多了。然而,近

  几年增城菜心声名鹊起,其品牌效应、品牌连带效应至少在现阶段是“清远鸡”所不能比拟的。按理,一只“清远鸡”比一棵增城菜心的生产成本再怎么说也应该是高的,但一桌增城菜心的利润却比一桌“清远鸡”的利润高得多,这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要靠改良“清远鸡”的饮食包装来改良“清远鸡”的名气与效应,经过努力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此外,千万不要就“清远鸡”论“清远鸡”,而要跳出“清远鸡”看“清远鸡”,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势。其实,清远鸡说穿了,就只是鸡的一种。当初深圳建市不久要设“荔枝节”,遭到专家反对。为什么?因

  为太低档了,与深圳这个特区不对称。我们做“清远鸡”这个品牌也要艺术一点,文化品位高一点,与“桥头堡”对称一点。最好是通过做大、做强、做好、做活“清远鸡”品牌、搞活“清远鸡”商机带动其他品牌,提高综合效应,达到“一花引来万花开”的效果。如果这样,那么“清远鸡”就真正成了清远各种品牌的“领头羊”。

  为了“清远鸡”的味更香,为了“清远鸡”的香味飘得更远,为了“清远鸡”的品牌连带效应更明显,要开动脑筋,大胆创意,不断开拓“清远鸡”的增值空间,要让更多的人一谈鸡就谈到清远,一吃就想到清远,为“清远鸡”不惜慕名到清远。

  [nextpage]

  包装好清远这只“鸡”

  今天,《南方日报·清远观察》与清远颐杰鸿泰·狮子湖集团共同举办“清远鸡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研讨会”,旨在通过举办这一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对清远鸡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以及清远鸡文化对旅游业带来的内涵提升及商机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分析研判清远鸡文化产业发展大势,擦亮清远鸡文化的名片,提升清远鸡的商业文化品牌价值,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做强做大清远鸡文化和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并提供决策参考。

  《南方日报·清远观察》开办四年来,十分重视对清远文化的调查研究和宣传,先后启动了“红色记忆”、“清远历史文化行”、“清远市百名文艺名人风采”等和清远文化息息相关的大型系列报道,其中“清远历史文化行”大型系列报道已编辑成书并于去年底正式出版,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清远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在做好历史文化报道的同时,我们还特别重视清远的经济文化报道。近年来,本报通过策划大型系列报道,对清远经济文化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并提出了不少建议。例如去年,本报在清远媒体中首次提出“夜经济”概念后,引起了市政府领导和商界精英的重视和关注,为了让清远夜经济

  打响品牌,本报精心组织和策划采访了若干名省市专家和企业家,先后刊出近十篇系列报道和评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为清远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本报应有的担当。

  近年来,随着清远旅游业和快速发展,清远鸡的名气越来越大。清远市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对清远鸡的宣传包装,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多次在不同场合向外宾推介清远鸡。去年,一碟碟盛着正宗清远鸡的佳肴就被摆上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餐桌。目前,清远市政府已制定了《关于促进清远鸡产业发展的意见》相关政策,从流通和消

  费环节入手,并通过标准化生产、加工保鲜、物流配送销售等“产加销一条龙”,把清远鸡和清远鸡美食文化推向全国。

  清远商业文化气氛浓厚,发展潜力巨大,本报和清远新闻网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对清远商业文化的宣传报道,充分利用《南方日报·清远观察》开办的《北江论坛》这一汇集民间智慧的高端平台,与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出关于清远茶文化、酒文化等方面的研讨以及开展清远放心餐饮联盟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为载体,为清远商业文化发展鼓与呼。

  让清远鸡引各方宾客来清远

  颐杰鸿泰·狮子湖集团副总裁 董兴宝

  打造清远鸡和清远旅游文化品牌,对推销清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品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里我用一个小小的故事阐述什么是推销、促销、营销、品牌。

  男人追女人,直接表达说爱你,叫推销。如同我们直接说清远鸡如何好吃、清远有哪些旅游项目一样;男人追女人,说你若3个月内嫁给我,父亲的一套房产则归我们,这叫促销。这如同我们清远的一些旅游项目,在某某活动期间几折优惠一样。而男人追女人,从不直接表达,只去做女人喜欢的事情,营造氛围。

  虽未表达,但女人自己会投入怀抱,这叫营销。这如同只宣传清远鸡文化内涵、描述清远旅游特色,虽未叫游客来,但游客纷纷而至。

  比这三个做法更高层次的则是品牌。还是举例说,男人和女人之间,男人不理女人,也不认识她,但男人处处展示自己的才能和魅力,大量的女人慕名而来,争相与其接近,这叫品牌。深度挖掘清远鸡文化、清远旅游文化内涵,深深打动游客,他们就会慕名而来,这就叫品牌。对于清远鸡和清远旅游文化的营销也是如此,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创作品牌才能赢得未来。

  本人曾经在《南方日报·清远观察》写过一篇文章,即《深度挖掘清远鸡文化的意义》。清远鸡是清远特产、特色美食和名优产品。清远又被称为凤城,而且我国鸡的文化源远流长,大力发展鸡的各相关产业,包括养殖、加工、美食等,以及挖掘清远鸡文化意义重大。简单的说,要深度挖掘鸡的战斗精神,挖掘鸡的团队合作精神,挖掘鸡的诚实守信精神。在清远市桥头堡战略过程中,同样可以把清远鸡当做载体,狮子湖及在座的同行都可以

  把清远鸡的文化作为吸引外地客户到清远考察、旅游、休闲的载体。

  广东省刚刚提出的新的广东精神,清远鸡精神也符合“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清远鸡可以完全做大做强,比如国际着名企业肯德基,那是全球着名的企业,在几年前中国曾经有一个几乎开遍全国的连锁店华容鸡(音),就是利用鸡的品牌走向全国、走向全球。而清远鸡要想做大做强,就要延长鸡的生产、制作链条,使鸡的产品流程化、标准化、规模化才能做大做强,才能做出清远鸡的品牌。

[nextpage]

  名称:清远鸡

  产地:原清远县(现为清城区和清新县)

  特色:一麻、二小、三黄、四短味道:肉嫩、皮脆、汁多、鲜香

  烹饪方法:白切鸡、手撕鸡、姜葱鸡、冬菇鸡、叫化鸡、荷叶蒸鸡、姜葱炒鸡、清炒滑鸡、金针菇蒸鸡、龙虎凤鸡、酱油鸡、烧鸡、盐焗等

  相关典故:

  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恩来总理遍选国内名鸡招待尼克松,最终选中清远鸡。中日邦交的使者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也慕名指定品尝清远鸡。2004年6月,香港特首曾荫权先生访问清远,在品尝清远麻鸡后说:“清远鸡在香港就是一个很好的品牌,味道非同一般。”始创于1964年的广州名菜之一,有“广州第一鸡”之说的清平鸡,其选用原料就是清远鸡。

  食品特点:

  清远麻鸡属小型优质品种,其外形特征为“一楔、二细、三麻身”,烹饪后皮色金黄,皮薄肉嫩、鸡味浓郁、品后喉甘舌润。清远麻鸡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一楔”、“二细”、“三麻身”“三黄“。“一楔”指母鸡体型像楔形,前扼紧凑,后躯圆大“二细”指头细、脚细;“三麻身”指母鸡背羽面主要有麻黄、麻棕、麻褐三种颜色;”三黄“是指嘴黄,脚黄,皮黄。公鸡体质结实灵活,结构匀称,属肉用体型。出壳雏鸡背部绒羽为灰棕色,两侧各有一条约4mm宽的白色绒羽带,直至第一次换羽后才消失,这是清远麻鸡雏鸡的独特标志。

  成长史:

  改革开放以前,清远鸡养殖历来以散养为主,一直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养鸡专业户开展小规模化生产。绝大部分养鸡专业户通过养殖清远鸡致富,迅速调动起了广大养鸡户的积极性,清远鸡养殖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九十年代初期,清远鸡出栏量已经达到800万只左右,其中原清新县高田镇清远鸡的年出栏量达到了100万只以上。

  1998年,清远市政府提出了发展清远鸡战略,清远鸡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养鸡专业户更是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陆续涌现出凤中皇、爱好牌、昌记、三源、凤翔、凤燕等为代表的集养殖、销售于一身的养鸡公司。此后,清远鸡养殖一直保持平稳发展。

  到2011年,清远鸡出栏量(包括清城区、清新县、佛冈县)约3000万只。其中年出栏肉鸡1万只以上的肉鸡场有798个、5万只以上的102个、10万只以上的33个、50万只以上的3个、100万只以上1个(天农公司)。全市种鸡存栏约60万只,较大型的种鸡场有天农公司存栏20万只,凤翔公司3万只,三源公司和昌记养殖场各2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