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8-23 10:09 浏览量: 1339
外来餐企羊城逆市加速  风头盖过本土品牌

  国庆前,天河城将迎来俏江南广州首间分店和香港港丽茶餐厅。今年经济形势虽不景气,但外来餐饮企业在羊城的扩张步伐却逆市加速,风头甚至盖过本土企业。

  外来品牌偏爱天河商圈

  正佳广场的太兴茶餐厅每天11点半到下午2点、傍晚5点半到7点,店内店外总是坐满了人,有时店外等位的人比店内食客还多。“这里的烧腊、粤菜比很多本地酒家、大排档正宗,装修服务上档次,价格也大众化。”在岗顶上班的阿颖中意在此请客。

  截至目前,正佳58家食肆中有19家是外来品牌,“明年初还将新增五家餐厅,招商倾向于国际品牌。”正佳广场招商部门内部人士透露。

  不单是正佳,天河各中高端购物广场纷纷以拉拢外来知名餐饮大户为目标。天河城今年启动餐饮品牌调整计划,其现有的26家餐饮店中17家为非本地品牌。而太古汇内餐饮清一色是引进品牌,其中5家餐厅是首次打进广州市场。

  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秘书长倪弘留意到,外来品牌“偏爱天河大型商场”,大商场人流量和消费层次有保证,以此为据点投资回报更稳健。

  本地民营品牌发展迅速

  不是猛龙不过江,进入广州的外来品牌大多为连锁经营,如较早进穗的香港稻香酒家,门店已发展到7家,涵盖天河、越秀、海珠、荔湾主要居民区。湘菜连锁毛家饭店的门店已发展到27家。

  倪弘指出,外地连锁餐饮企业有两大优势。一是有特色,如太兴烧腊和避风塘炒蟹,港味很浓,品质优良;二是注重服务,走高端路线,如俏江南和利苑酒家。所以,即便“过江龙”价格比本地同类餐厅要高,依旧颇受市民青睐。

  相较于外来品牌的迅猛发展,本地餐饮品牌则略显保守:广州酒家发展至今只有11家门店,其中高端副牌“天极品”只有两家;幸运楼集团及旗下收购的陶陶居、南园酒家几年来“原地踏步”。反倒是炳胜、常来、耀华等民营餐饮企业,近年扩张较有劲头。

[nextpage]

  观点

  业界:欢迎更多“外来户”

  有业内人士认为,“过江龙”和本土企业各有特色,而且本土企业通过学习外来企业的服务和品牌理念,有利于自我提升。“反而希望政府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外地餐饮品牌落户广州。”有企业负责人直言。

  食客:本地餐饮缺乏新意

  “本地餐厅并非不好吃,而是服务、包装比不上香港、美国、日本餐厅。”阿颖和朋友Sheron说出不少年轻食客的观念本地品牌以老字号居多,菜式缺乏新意,即使某些外来品牌价格高一些,他们也愿意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