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3-10 10:34 浏览量: 1338
严琦:改革监督管理体制强化食品市场安全

严琦

  “食品安全牵扯到千家万户,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打击力度。”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在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一系列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使食品领域的犯罪势头得到遏制,但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漏洞和盲点仍然不少。对此,严琦委员提出了几点建议:

  多头管理体制必须改革食品安全监管采取“多头分段”监管的体制,当前涉及食品安全的部门至少就有八九个,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知道找哪个职能部门处理问题更有效。对于此种情况,一是要建立督查机制。建立一支督察队伍,专门查处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实施对失职、渎职监管者的司法问责。二是将原来由农业、畜牧、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承担的食品安全执法职能划入同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变“分段监管”为“集中监管”。

  高度重视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农贸市场是食品交易相对集中的专门场所,也是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的重灾区。主要表现在管理不规范、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疏于检测甚至不检测等。对此,一是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检测,及时发布信息;二是要强化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对全国范围内农贸市场开展食品安全达标评定,达不到食品安全监管要求的,一律不得开业;三是要落实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建议整合工商、卫生、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力量,由工商部门牵头负责监管,在农贸市场设立常设的投诉机构,快捷受理处置;四是加大对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问责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地沟油的打击力度对于厨房废弃油脂,不少地方推行了统一回收制度,餐厨垃圾将按照一个口子出的原则,由专门企业收集、运输和处理,既不允许作为禽畜饲料出售,更严禁用来加工食品。这样一个好的制度在实际的执行中,效果却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官方渠道回收价格低、服务差,而私自上门来收购地沟油的,每月按照一定的价格给餐饮,同时还包清洁,两相比较,不少餐馆自然愿意将地沟油交给黑渠道牟利。此外,定点回收企业是怎么产生的?是否经过了招投标程序?这些企业回收的废油是否真的作了无害化处理?相关的监管措施是否到位?种种问题,由于不公开、不透明,难免让人打个问号。与其在销售终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检查、侦破地沟油犯罪,不如把钱花在源头治理上,让餐饮业主获得合理的利润,让他们主动参与地沟油回收。为此建议:一是回收地沟油应当给予餐饮合理报酬,价格不能低于当地黑渠道回收价格;二是对定点回收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公开招投标和销售渠道等信息;三是接受公众和新闻媒体的全过程监管;四是人大、政协等应当对主管部门监管地沟油的情况开展调研,督促其履行好监管职责。

  充分发挥行业商会的作用食品安全监管,仅靠政府是不够的,而行业商会对食品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为了解,也最适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建议。因此建议政府对食品、餐饮的行业商会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国务院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领域行业协会建设的意见》,对行业商会的体制、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的作用、政策资金支持等作出界定。二是尽快建立政府部门与行业商会之间的信息交流制度。三是扶持行业商会组织的自律行动计划。在工作上,对自律行动计划予以指导;在政策上,对参加自律行动的诚信企业应予以鼓励,为其创造更便捷的经营环境。四是可将企业登记、核准,产地证明书及进出口许可证的发放、商品标识和检验,产业的布局和规划等部分政府职能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交由行业商会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