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3-20 09:57 浏览量: 1337
高档餐饮业集体遭遇“寒流”

  自从党中央提出“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后,高档餐饮业集体遭遇“寒流”。剪断公款吃喝这一“脐带”,反对舌尖上的浪费,高档酒店不得不寻求改变。

  在南京地理位置优越的紫金山下,玄武湖边,有座富丽堂皇的酒楼,原来有一个很“贵”的名字:鱼翅皇。而就在一周前,它刚刚被换了新的名字:随心圆。

  经营了11年,这家酒店一直坚持这份“高贵”。“有钱的都做高档餐饮,因为这个市场客观存在,社会上有各种高档宴请的需要。”

  然而,2012年底,这一切发生了变化。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后,让包括“鱼翅皇”在内的高档餐饮企业集体遭遇“寒流”。

  商务部抽样调查显示,中央系列规定出台以来,北京高档餐饮企业营业额下降约35%,上海下降超过20%。春节前后,包括春节期间,各地高档酒店的高档菜肴销售额明显下降,燕窝、鲍鱼下降40%左右,鱼翅下降70%以上,高档酒店的食品礼盒销售额下降45%。

  “海鲜和酒水拉高了人均消费”,一位高档酒店服务员说,“原先不少是签单客人,一点就点很多,吃不掉就全浪费了,现在这样的老客户不多了,点名贵海鲜和好酒的人也少了。”

  首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民营餐饮企业湘鄂情近日对外宣称:将调整消费层次结构、产品结构,停售高端海鲜类菜品,超过300元/斤的海鲜菜品全部停售,主打湖鲜及河鲜。迅速把销售重点转移到市场潜力巨大的个人消费市场,进一步开拓朋友、家庭聚会,婚宴、寿宴、亲子宴等大众消费的市场潜力。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高档酒店开始参加团购促销活动,优惠幅度普遍在50%左右。

  “现在大家关注舌尖上的浪费,其实餐饮业内部的浪费少有人关注,高档餐饮回归理性后,才更加注意到一盘菜上桌前,有从洗、切、烧等各环节造成的浪费。”某高档酒店总经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