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3-30 10:09 浏览量: 1338
多招应对餐饮业融资困局 融资非IPO一条路

  这一季,中国的餐饮企业日子不好过。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随后各地出台方案,细则直指“三公消费”。

  2月底,国内民营餐饮企业湘鄂情宣布,进军大众化餐饮市场。事实上,转型的还不仅仅是湘鄂情一家,不少高端餐饮企业都开始走平民化路线,扩大规模、连锁化经营是重要路径之一。

  然而,随着原材料、房租、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扩张对资本的需求越来越高。但自从2009年湘鄂情上市以后,国内资本市场还没有一家餐饮企业实现上市。2012年国内餐饮企业只有小南国于7月在香港上市。小南国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受到政策影响,高端餐饮连锁企业,例如小南国、湘鄂情,都正在努力向中低端市场延伸。而对于众多还没有登陆资本市场的餐饮企业来说,在市场环境的压力下,能否成功上市成为最紧迫的问题。处于高速扩张中的餐饮企业尤其是定位中高端的连锁餐饮企业资金链陡然绷紧。

  国内IPO通路受阻,一些企业开始考虑海外融资事宜,餐饮企业如何海外融资?除了上市以外还有没有其他融资渠道?企业上市无望,投资餐饮企业的资金还有没有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回报?对此,行业人士和投资界人士给出了他们的看法。对投资企业来说也非常成功。

  香港上市成首选

  香港联交所对国内餐饮企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财务规范、税收完备、社保规范。此外还要看你是否有自有的土地,香港方面喜欢有土地资产的餐饮企业。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以餐饮为主的企业共有9家实现上市,其中5家在香港,足以说明香港上市的便利程度以及对企业的吸引力。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在内地上市希望渺茫的情况下赴港上市成为首选。

  国内一家涉足餐饮行业的大型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方明(化名)是国内大型投资企业之一,一直对餐饮行业颇为关注,早期曾和湘鄂情、东来顺、俏江南都有过接触,也陆续投资过几家餐饮企业,都是餐饮细分市场的龙头。他表示,餐饮到香港上市,一般需要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这与国内不同,国内只要是有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就可以。

  “国内目前排队上市的企业超过700家,你就算通过,要等多久你自己清楚,香港最快半年就可以上,市场活跃,比国内规范,但是市盈率低。”方明表示。

  提到规范,方明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在国内,很多企业为了增加销售收入,往往把节前突击销售作为当年的业绩,甚至把节后的预定订单收入计入当年收入,但是如果到香港上市,担任审计公司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肯定不会也不敢这样做。

  为方便国内餐饮企业赴港上市,2012年年初,香港联交所公布了《香港交易所登载有关从事餐饮业务的申请人在上市文件中的披露的指引信》(以下简称“指引”),从七个方面对欲上市企业提出了更加细化的要求。

  根据该指引,港交所在“供货商、 食材来源及其价格”“同店销售额及桌/座流转率”“现金管理”“商标”“扩充”“定价政策”以及“食品安全质量监控及投诉”等七个方面对餐饮企业提出规定,对于弥补财务规范、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等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漏洞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是按照该指引的要求,2012年7月4日,小南国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发行3.41亿股,筹资约5亿港元。

  “融到5亿元大概可以解决小南国的燃眉之急,这样的融资成绩或许并不能令小南国满意。”一位餐饮行业人士说。

  “香港联交所对国内餐饮企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财务规范,税收完备、社保规范。”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副总经理黄钦说,“还要看你是否有自有的土地,香港方面喜欢有土地资产的餐饮企业。”

  黄钦介绍,中国证监会已经将国内上市餐饮企业的年利润门槛从3000万元提升到5000万元,而香港这方面的门槛相对较松:港交所前几年对餐饮企业上市的年利润要求是3000万港元,最近一年则是2000万港元。

  不过,希望到中国香港、美国等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的餐饮企业并非想去就去,也需要通过国内的审核。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10号文”。

 [nextpage]

  2006年,商务部、证监会、外管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简称“10号文”),根据10号文第11条规定,“境内公司、企业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内合法设立或控制的公司名义并购与其有关的境内公司,应报商务部审批”,同时当事人不得以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或其他方式规避签署要求。

  小南国总裁康捷在成功上市后对媒体表示,早在“10号文”出台之前,小南国就设立了境外主体公司,这是一个上市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小南国没有受到“10号文”的限制。而至今没在香港上市的俏江南面对的情况看来远比小南国复杂,因为直到最近张兰才选择改变国籍,目的是为了规避上市的政策制约。

  不仅是“10号文”,在港上市还需要证监会的批准。“很多餐饮企业看到国内上市难,希望到海外上市,但是它们必须注意到,海外上市也要获得国内证监会审核通过,而通过证监会审核所提交的资料和它在国内上市也相差无几。”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边疆提醒,证监会的审核其实也是对海外市场的股民负责。

  边疆对餐饮企业在国内上市并不是抱着太悲观的态度:“去年证监会的政策已经对餐饮企业上市有所松动,至少从理论上看,餐饮企业近期在国内上市没有什么不可能。”

  融资非IPO一条路

  投资餐饮并非一定要IPO,也有别的方法可以退出。最多采用的方式,就是大股东回购。

  餐饮业发票不规范问题严重,是影响企业上市的原因之一,“即便有发票,餐饮企业也存在弄虚作假的可能性,证监会的要求是消费菜单上的项目要和发票对应上。”方明说,这点难坏了很多餐饮企业。

  事实上,解决餐饮企业资金问题,并非只有IPO一条路,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库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1年上半年,已经披露的中国餐饮行业投资事件33起,其中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事件20起,披露投资总金额4.27亿美元,平均投资金额2134万美元。这虽然表明餐饮行业吸引的风险投资较少,但是也有一些机构重视这个行业并多次进行尝试。

  “出于对环境的担心,有的企业会考虑将自己的股权出售,而以合理的价格让大的餐饮企业并购也是一种解决办法。”方明表示。2011年5月,百胜集团宣布以45亿港元的代价收购小肥羊93%的股权,虽然创始人离去,但是方明认为这也是非常值的一笔交易。

  “还有一个融资的办法,就是到产权交易所把部分产权挂牌出让。”方明介绍。目前北京有两家交易所可以进行产权挂牌出售,一家是北京产权交易所,一家是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方明表示,如果在两家交易所将部分股权挂牌,也可能遇到希望的买家,而挂牌的好处是,价格双方可以协商,直到价格合适你才会卖。

  现在餐饮行业上市这么困难,还值得投资吗?对此,方明的回答是:“投资餐饮并非一定要IPO,也有别的方法可以退出。最多采用的方式,就是大股东回购。”

  作为投资企业,他们的投资实际上是看好企业的前景,利用资金和专业管理人员帮企业一把,当企业度过困难期,获得大发展后,大股东会以丰厚价格购回原来的股份,这样的案例他们至少做了两次,虽然回报没有企业上市那么高,但是也很可观。

  除了大股东回购,其他投资公司获得回报的方式就是引导行业大型企业并购,或者在产权交易所挂牌。“前提是企业经营得好,如果经营得好,大型企业并购溢价也会不菲。”方明表示,这对投资企业来说也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