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6-07 12:24 浏览量: 1336
餐饮业停止高增长 进入减速车道

高端餐饮减速发展

  我国餐饮业在经过高速增长后已进入弯道减速时期。企业可持续扩张与效益提升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关键与危机时期,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关键时期和“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的市场背景下,在餐饮业“微利与粗放”的深层次矛盾日渐凸显的行业背景下,餐饮业必须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我国餐饮业在经过高速增长后已进入弯道减速时期。日前,记者从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2013年(第七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2012年,我国餐饮业不仅以13.6%创下1991年以来(除非典2003年)最低的产业规模增幅水平,而且全国餐饮百强企业的营收平均增速相较于2011年也下降了11.52个百分点,创下了餐饮百强企业5年来最小增幅记录。

  种种迹象显示,未来几年中国餐饮业将进入慢增长期,企业可持续扩张与效益提升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关键与危机时期,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关键时期和“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的市场背景下,在餐饮业“微利与粗放”的深层次矛盾日渐凸显的行业背景下,餐饮业必须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餐饮百强盈利能力全面下滑

  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各行各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国民经济总体平稳运行。2012年的餐饮业也在主动应变、转型升级中实现了稳定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增长速度在不断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在下滑。

  2012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23448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2011年低3.3个百分点,且连续三年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差距从0.2个百分点扩大到0.7个百分点,创造了近22年来的增速最低水平。

  2012年全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850.56亿元,比2011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5%,比2011年提升2.84个百分点,但从百强企业自身增长来看,2012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8%,比行业增速高3.2个百分点,但却比2011年百强降低11.52个百分点,出现明显放缓态势。

  除此之外,2012年餐饮百强的盈利能力也全面下滑。

  统计显示,2012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8%,但人员费用、房租明显超过这一增速,其中房租增速达到26.62%,比营业收入增速约高10个百分点。虽然从总体看,房租占营业收入的10.43%,但业态之间区别较大,餐馆酒楼等正餐企业自有物业较多,租金压力相对较小,而快餐企业多以租用为主,其房租成本已占营业收入的15%左右。与营业收入16.8%的增长相比,百强企业盈利增长直线下降,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04%、2.91%、5.2%,与营业收入增幅差距明显。

  从盈利能力来看,2012年百强企业表现明显逊于2011年,每餐位的营业额从2011年的5.34万元下降到4.62万元,降幅达15%;营业利润为14.22%,比2011年下降48.14%;平均净利润率为7.73%,比2011年百强降低3.85%,跌入近几年的新低,其中4家企业出现亏损。

  反观全球餐饮集团麦当劳和百胜,其净利润率一直较为稳定,近几年麦当劳的净利润率一直在20%左右,百胜净利润率虽低于麦当劳,但一直处于上升态势,2012年增长至11.72%。餐饮百强的净利润率仅为麦当劳和百胜的39%和65.96%,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nextpage]

  百强企业中7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也显示,3家企业出现下降,另外3家增长的企业除乡村基外,增长率也都在7%以下,7家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为7.31%,略低于餐饮百强的平均水平。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形势下,餐饮百强在发展中也呈现了一些新特点。

  面对大中城市日益激烈的竞争、渐趋高涨的成本,一些百强企业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规模经济,将触角向二三线城市延伸。据统计,60%以上的企业经营区域跨越5省市以上,只在省内经营的企业仅有4家。68%的企业覆盖城市超过10个,其中14家企业超过100个,百强企业平均覆盖城市达到51个。

  在百强企业持续扩张的同时,内部也日益分化。从规模扩张来看,百强企业的差异较为明显。2012年11家企业出现负增长,22家企业增长率在10%以下,33家企业增长率在10%-20%,但也有20家企业增长率在30%以上,个别企业增长甚至达到50%。从净利润增长来看,15%的企业净利润增长在10%以上,有20%的企业增长率在1%以下,30%企业增长率在1-5%之间,还有4家企业出现亏损。从盈利能力来看,餐馆酒楼、快餐、西餐、火锅、宾馆餐饮、休闲餐饮的单店收入、人均营业收入、每平米劳效、净利润率也在不断分化。从前十名餐饮企业来看,快速增长的企业多是定位大众化的餐饮企业,人均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则以中高端餐馆酒楼居多。

  理性回归 挑战与机遇并存

  全国餐饮百强企业的情况就是我国整个餐饮行业的一个缩影,在“增幅下降、盈利能力下滑”的态势下,餐饮企业有些慌了,高端餐饮开始向大众餐饮转型,从单一的业态走向多元化。其实,餐饮企业这些应对挑战的措施无可厚非,但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定要理性,要正确看待当下餐饮业的回归。

  对于餐饮业增幅的下降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表示,当下整个消费市场较为低迷,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没有“八项规定”,没有突发的事件,比如禽流感,餐饮业的增速也应该回落了。如此看来,餐饮业增长速度的回落是一种理性的回归,简单的数量增长已被数量的扩张与质量的提高的并行增长所取代,目前的增长速度只是回归到常规的增长时代。

  对此,中国烹饪协会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表示,在客观研判2013年一季度餐饮业阶段表现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中国烹饪协会提出了“回归本质、回归大众、回归市场、回归理性”的转型升级总体原则。

  面对诸多的挑战,在谈及回归时,我们还应看到餐饮业的机遇,这也是餐饮业回归的动力。

  任兴洲表示,尽管我们面临诸多的困难,但十八大后我国消费市场,包括餐饮市场还是面临很多机遇。

  从宏观经济来看,两个“倍增”带来新的机遇。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两个倍增,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另外一个是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很容易实现,但城乡人均收入翻番很不容易,但根据政策的调整,未来7.1%的增速还是可以实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市场的潜力很大。再者,城镇化的推进也给市场带来机遇。城镇化是内需增长的潜力所在。据测算,1个城镇人口的消费相当于2.7-3个农村居民的消费,即使按比较保守的0.8%的城市化率,每年进城人数1千万,可扩大消费1.2亿元。

  消费的扩大对于整个市场来说都是一个利好,对于餐饮业来说更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苏秋成对于餐饮业的未来也是信心十足,“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只要餐饮企业能够扎扎实实转型升级,把握更高水平的发展机遇,餐饮业仍会蓬勃发展。

  [nextpage]

  破解餐饮业转型升级突围之路

  面对当下严峻的挑战,一些餐饮企业尤其是高端餐饮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调整高端品牌产品结构的同时,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进入快餐、火锅等领域,甚至开始考察海外市场,积极尝试“走出去”。大众化餐饮企业也在创新服务方式、拓展市场领域。午餐优惠、外卖外送、休闲茶点、电子营销等方式被广泛应用,企业也在局部调整中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