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1-08 09:24 浏览量: 1339
合肥大众快餐渐成消费主流

  近些年,走在合肥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快餐店面,无论是装潢精致的连锁快餐,还是普通巷口里的小吃店,都广受老百姓的欢迎。快餐业,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起来。

  安徽省餐饮协会副秘书长徐平表示,“截至目前,全省单店和连锁店面总数已经接近20万家。”快餐业已经成为当今整个餐饮领域里的“宠儿”。“当前餐饮行业正处于调结构、转型升级的关口,一部分中高端餐饮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把丰富企业经营结构层次的定位目标,瞄准了快餐业或团膳业。”徐平认为,在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下,快餐业的市场容量迅速增长,为快餐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据安徽省商务厅的统计资料显示:1—9月份,在安徽省高端餐饮业大幅下降21.5%的情况下,快餐业却增长了35.3%。根据初步预测,2013年,安徽省全社会餐饮业营业额将有望突破900亿元,而快餐业的营业总收入将达到230亿元,约占行业总额的26%。

  相比洋快餐的价格火拼,安徽省的中式快餐企业淡定很多。徐平表示,近年来,安徽中式快餐“内功”不断提升,涌现出了“老乡鸡”“包天下”“功夫煲仔”“青松福年来”“美心”“KK快餐”“驿达”“振华”“福春”等一大批本土中式快餐连锁品牌,还有像“耿福兴”这样着名的国家级百年老字号品牌企业。

  根据益普索国际市场调查公司的数据,2013年中国连锁快餐市场渗透率,中式快餐22%,西式快餐18%,美食广场8%,中式快餐的市场渗透率最高,而去年这个比例分别是19%、20%、6%。“现代中式快餐的兴起与发展,是在洋快餐的带动和示范下开始的,是洋快餐的一种本土化的形式,它以本土餐饮习惯为基础,结合洋快餐的某些元素,创立了现代中式快餐模式。”徐平表示,近年来,中式快餐早已从原来模仿的“土学生”,摇身变成了挑战者,中式快餐已然占据了快餐业市场渗透率增速第一的位置。“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市场的必然。”

  强化快餐品牌意识,走规模化经营道路

  “未来快餐业的发展前景是巨大的,市场正呈现出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态势,大量脏乱差的排档式快餐店正在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安全、健康、快捷、美观、时尚的现代快餐店。”同时,徐平也指出,安徽省快餐企业尽管发展速度快、数量多、潜力大,但整个业态的历史积淀依然较薄,整体实力依然较弱。“各种形式的快餐企业要想以最快的速度缩短与国内外大品牌之间的差距,就必须加强操作标准化、配送工厂化、连锁规模化和管理科学化。”

  专业人士表示,面对市场的挑战,快餐企业要发展,必须在保证食物品质、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走规模化经营道路。“连锁经营需要依托集中采购、标准化操作、工厂化配送和科学化管理为保证。”徐平表示,快餐企业扩张和走向规模的前提,必须实现标准化操作,保证稳定的品质,这两项是维护品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必要条件。“但是在发展前期施行标准化的渐进性,避免盲目性,也是必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