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9-16 10:36 浏览量: 1343
广州餐饮调查 “食在广州”出现几种怪现象

  广州人最爱的不是粤菜

  日韩料理排第一,川菜湘菜都比粤菜受欢迎

广州餐饮调查 “食在广州”出现几种怪现象

  ▲广州购物中心消费者欢迎的菜系

  根据i玩君整理的数据,最受广州购物中心消费者欢迎的菜系中,占比前三强分别是日韩料理、西餐和湘菜川菜,分别达到24.1%、19.1%和16.5%。而以“食在广州”着称的广州,粤菜餐厅仅排名第五,以39家的数量占比7.7%。

  在粤菜餐厅中,连锁餐饮进驻购物中心的比例也偏小。在这21个购物中心中,进驻门店最多的粤菜品牌是稻香和季禾宫,但其门店也不过3间而已。

  以上样本取自21家购物中心(名单见后)509家中外菜系餐饮门店(不包含简餐、快餐以及饮品店等轻食餐饮门店)。

  走,一起去开个餐馆吧

  只做快餐和简餐,中餐获风投的可能性更大

  除了轻餐饮外,快餐、简餐是广州的购物中心异军突起的一股新势力。尤其在一些核心商圈的地下商场以及社区购物中心内,其数量众多。

  在21家购物中心的餐饮比例中,快餐、简餐的占比达到了24%,接近1/4。其中中外快餐连锁品牌有104家,小吃快餐有34家,而特色简餐有152家。

  在这290家快餐、简餐中,以往洋快餐领衔购物中心,如今中式快餐迅速介入与洋快餐分庭抗礼。另外,非连锁的特色简餐也在购物中心的占比越来越高,其中不乏大量广式的快餐,当广东菜在购物中心边缘化的时候,在快餐领域却蓬勃发展。

  不过做快餐,有个问题值得注意:

  过去,传统的快餐强调的是快和便利,并没有过于注重好不好吃和服务质量。现在,消费需求在升级,如果传统的快餐不调整,会被市场抛弃。

  以今年在广州餐饮市场突然爆发的一个米粉连锁品牌为例,据了解,俏凤凰最好的门店平效高达240元/平方米,目前每间门店的平均约营业额在60万左右。正因为如此,这也让他们目前在仅有3家直营门店时已获得风投1亿元估值。轻餐饮可能很赚钱饮品店、甜品店和面包店门槛低,但要成熟高铺租

  i玩君留意到,轻餐业态正在成为购物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21家主流购物中心的数量比例已经高达34%,超过三分之一,成为购物中心餐饮中崛起的新力量。

  据i玩君统计,广州上述21家主流购物中心中,轻餐食店达415家,占比高达34%。其中饮品、甜品店和面包店居前三位,分别为126家、122家和83家。

  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重餐饮的投资额大,租金压力大、设备设施和人员都比较重,导致总体运营成本大。

  轻餐饮是相对于重餐饮而言,它对营业面积、位置上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不需要特殊的排烟、排油处理,在出品上更能适应购物中心主流消费者快节奏的需求,同时更容易研发新的特色和卖点。

  不过,传统餐饮门店和轻餐饮门店之间对购物中心而言,租金差异相当巨大。

  轻餐饮面积小,单位坪效更高。据了解,轻餐每月租金水平100- 400元/平方米是常态,而轻饮的普遍租金可以去到500- 800元之间,有个别最贵月租金每平方米可以过千元。

  而一些传统的餐饮品牌,门店规模很大,但承租能力较弱,每平方米租金只有100元左右。做餐饮,选商场还是选门店?临街要懂“目的”,购物中心要玩“清新”,连锁,就两条腿走路

  如果想做餐饮,选择商场还是门店?

  临街餐饮门店消费者的目标性很强;而商场的消费群则是随意性选择。

  不过购物中心激烈的竞争环境也让餐饮品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更多的品牌为了实现差异化竞争,除了主力品牌外,新创了诸多子品牌切入购物中心渠道。

  在香港上市的餐饮连锁小南国则对i玩君称,主品牌上海小南国是以目的性消费为主,在选址上会倾向当地人流比较聚集的购物中心,其大众休闲餐饮品牌南小馆则选择入驻社区购物中心。

  当然有一秘诀需要提醒:

  一个商圈某个餐饮品牌重复度太高,其实是在稀释自己的客户群。如果在同一个或邻近商圈开创新的品牌就很有效,而且容易联动促销,吸引大量客流。以上调查样本包括:

  太古汇、东方宝泰、太阳新天地、正佳广场、天河城、高德置地春夏广场、五月花广场、光明广场、地王广场、丽影广场、乐峰广场、西城都荟、百信广场、白云万达广场、五号停机坪、海印又一城、花城汇、中华广场、时尚天河、番禺万达广场等21家主流购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