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09-20 16:52 浏览量: 1338
温晓莉如何从纺织女工到开小吃培训班

  “我觉得自己这几年的转型很成功,培训的学员也有数千人了。”温晓莉说,现在掐指一算,自己从事餐饮行业已有26年了。放下经营熟悉的小吃店,从河南来到新疆从事小吃培训,没想到一干就是5年。 温晓莉的培训班是专门培训那些要从事餐饮行业的创业者和从业者。

温晓莉在教学员们炸油条。

  “走上这条路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温晓莉说,主要是自己遭遇了拜师碰壁后,才有了这个想法。

  上世纪80年代末,温晓莉还是一名纺织女工,几十元的月工资,日子也不太宽裕。抱着“改善生活”这个朴素的理想,她从纺织车间走进了一个30平方米的小店,当起了小吃店老板娘。

  哨子面、凉皮子……别看都只是小吃,可月底一盘账,几乎是工资收入的十倍。

  小有斩获,让她创业劲头更大了。

  温晓莉决定增加小吃店的经营品种,说干就干,她踏上了拜师求艺的道路。陆陆续续她学会了肉夹馍等七八个小吃品种的做法。当然,拜师途中,也遇到了不少坎坷事。

  1998年,她听说贵州有家肠旺面店有几分名气,于是兴冲冲揣着8万元来到贵州,可店家开出了15万的“高学费”。一时间凑不够那么多钱,只好打了“退堂鼓”。

  1999年,她又听说河南有一家小店的胡辣汤味道不错,计划3万元来买技术,结果人家并不乐意教授,她将学费提至5万,店家摆摆手,告诉她,“多少钱我也不教”。

  2000年,她又打算到天津学做包子,这一次她以学徒的身份进入包子店,负责打馅,很快发现馅料的配置中最关键的配方由老板掌握着,概不传授,这一次,又空手而归……

  学个技术咋就这么难?温晓莉在坐了几次“冷板凳”之后,慢慢意识到,小吃行业存在着培训空白区。

  “传授烹饪技术的学校有很多,但主要是教炒菜,对于很多小本经营者来说,起步资金少,只能选择小吃项目来做创业的‘敲门砖’,可小吃技术往往是经营者安身立命的根本,很少有店主愿倾囊传授。”温晓莉说。

  “既然小吃技术学艺难,那么如果开办一个小吃培训班,应该也很有市场吧?”一次,在和家人的聊天中,一句闲聊的话“点醒”了温晓莉。

  2004年,她去北京游玩,无意间发现当地有人专门从事小吃培训。2005年,她多番考察,决定到新疆来开小吃培训店。那一年冬天,她卷起铺盖从河南来到了乌鲁木齐。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初来乍到的第一周,她吃了几十种小吃。“要开培训班,首先就得了解当地人的口味特点,饮食喜好”。

[nextpage]  2005年12月下旬,她的培训班开张了,主要教授三凉、臊子面、早餐系列、砂锅系列等6个品种。

  12月26日,培训班来了第一位学员,是一家砂锅店老板,想通过学艺来增加经营品种。在温晓莉的培训班里,一周时间,他学会了凉皮制作。

  临走时,他告诉温晓莉,他会告诉其他的同行,以后学艺可以通过培训班,又省钱又快捷。

  随后一个多月,生意出奇地好,来了30多位学员。

  “这生意不赖,”温晓莉说,如果在繁华路段,经营一个50多平方米的饭馆,房租、人工、设备,少说也得10多万的投入,但是,做小吃培训不必选择繁华路段,在居民区就可以,设备也只限于一些绞肉机、压面机等,五六万元就可以启动运转。

  有进行小吃培训意向的人群并不少,一些在职厨师、小吃店经营者、下岗职工,初次创业者都有培训需求。

  温晓莉的培训班每月学员通常都有70人至90人,即便是生意最淡的时候,每月学员也有50人左右。按照每个小吃系列780元的学费计算,每月50个学员,可收入3万左右,除去经营成本和后期经营的储备资金,落下万元左右不成问题。

  2007年,她在郑州开了一个培训分店;2008年,涉足安徽市场做小吃培训;2009年,她看好伊犁小吃培训市场;现在,她正计划着明年到宁夏开一个培训点。

  现在,她的学员不仅有乌鲁木齐的,还有很多来自喀什、阿克苏、和田、库尔勒等疆内地州城市的人,甚至四川、陕西的一些外地客也上门“拜师”。

  “开小吃培训店,最关键的就是生源问题”。温晓莉认为,要想留住生源,就不能做“一锤子买卖”。

  为此,她会时常打听哪里的小吃有特色,然后想办法去学习,近两年她所教授的小吃品种,已从最初的6个系列,增至现在的19个系列,其中,大盘鸡、椒麻鸡、葱花饼都是新增品种。

  她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新生源。因为,只有品种丰富了,学员的选择范围才会多。

  同时,她会每周都抽出点时间来调试小吃品种的口味、色泽,每年都会有部分小吃的口味悄然改变,比如花椒加多少,醋添多少,都是学问。

  现在,每送一位学员离开时,她都会说,“如果口味后期有调整,我会及时通知你,你再免费来学”。她认为,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留住老学员,后期服务是必须的。

  “在我这里上课的不少学员,也有自己开小吃培训店的。”温晓莉认为,同行增多,当然会有竞争,但是,只要自己时时创新,自己的“地盘”就不会受到“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