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12-08 16:40 浏览量: 1339
访人杰餐饮文化管理集团董事长王家辉

  王家辉,人杰餐饮文化管理集团董理长、总裁,1966年7月出生,汉族。1992年担任黑龙江酿酒公司好运来酒厂副厂长,1996年创办“人杰老四川”饭庄,1997年创办“人杰老四川”全国连锁机构,2005年创办“宏锦记”餐饮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创办“犇业牛烧”餐饮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成立人杰餐饮文化管理集团,企业在全国包括北京、深圳、台湾等地连锁店达四十余家。

  随着访谈的开始与深入,将人杰集团发展成黑龙江餐饮业的老大,中国餐饮业的老大,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王董事长做人中豪杰,店中之王的王者气概。笔者希望能用文字重放当时交谈的内容,让更多的人看到一个餐饮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成长脉络,以及企业当家人在企业中角色的自我诠释。

  记者:您能谈谈当初是如何进入餐饮这行的吗?

  王董事长:87年的时候我在天鹅饭店学厨师,那时开始了与这行的接触。

  记者:您那时学的是哪个菜系?与川菜有关吗?

  王董事长:我那时学的是鲁菜,但我的妻子、岳父都是四川人,并且我那时也是很喜欢川菜的。川菜的口味以麻、辣、酸、香为主,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之称。现代人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经常会上火,没胃口,在饮食上有时就需要重味刺激味觉和食欲,川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我们店厨房的基础人员都是来自在四川,在口味上绝对是地道的!

  记者:您的第一家饭店什么时候开的?什么规模?

  王董事长:1996年10月9日,第一家“人杰老四川”开业,只有九十多平米,员工也就十几个吧。

  记者:当时以“人杰”为名,是不是也是您性格一种写照呢?

  王董事长:“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性格也很象,做什么事都要做的最好,非得要做一群人中最出色的一个,哈哈。有时我就对我的朋友们说,‘我这个人啊就是虚荣心强,出人投地就是我的目的,从小就喜欢看李嘉诚的创业史,希望有一天跟他一样。’从第一家店开业,取名为“人杰”,我就是想要自已在行动上去实现我的想法!

  记者:这是不是也叫“贪心不足”呢?呵呵。您第二家店是什么时间开的?

  王董事长:对,“贪心不足”哈哈。第二家店是1997年6月9日。

  记者:与第一家店只相距八个月的时间,这么快就开了第二家店,您与别人开店有什么不同?

  王董事长:我开第一家店的时候,虽然员工只有十来个人但是那时就要求他们天天早晨跑步,做操,在当时就是大店象我这样的都少,更何况一个九十多米的小店,我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看到我们员工的精神劲,这是第一个不同。第二个不同,就是我有三不,不上灶、不买菜、不许员工住店里。当时小店里都是晚上桌子一并,员工们就搭铺了,可是第二天,开门营业,屋里就会有异味,这种味道是很影响人食欲的,我们都是为员工在外面租宿舍。你也许会说,‘你一个做厨师的,开个小店,还不上灶,不买菜,那你做什么啊?’我常常换个角度来看这个店,如经常站在对过的路上端详小店,一盏不亮的灯也不许有。如果我整天忙着炒菜,上灶,就没有了时间和另外的视角。这就象我的服务员不会注意墙上出现了一个小污点,二个小污点,只有污点多了成了一面墙的时候他可能才注意。

  记者:我在呼兰也看过“人杰老四川”,咱们共有多少家分店呢?是什么原因让您,又开始做“宏锦记”这个项目呢?

  王董事长:我们共有二十多家“人杰老四川”分店。虽然我是做川菜淘的第一桶金,但是川菜本身是重味的,而且有些烹调中还要用大量的牛油,鸡油,大油,胆固醇含量很高,这就使其在如今要求饮食科学营养上有了不足,而菌类的营养价值是众所周知的,很多都是天然无公害,并且对人体有很多的益处,现在每年我国都有大量的食用菌出口国外。我们企业现在对饮食项目的开发就是“尊祟健康,简约时尚”。

  记者:“宏锦记”的主要加工技术是引进的还自已研发的?

  王董事长:咱们正是看到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前景,所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发食用菌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将中国传统烹饪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自已独具特色的营养的膳食结构和绿色消费观念。

  记者:“宏锦记”的发展模式,是以直营与加盟两种方式,您是如何保证,口味上的统一呢?

  王董事长:现在“宏锦记”在哈市有4家店,北京有1家店,这些是直营店,连锁的还有6家店,我们采用的是中央厨房统一配送料包及酱,在口味上力求统一。

  记者:您对加盟商是如何要求的呢?

  王董事长:我们要求加盟商,一方面要有充足的资金,同时要有先进的观念,最主要的是要接受企业的文化。

  我们店的名字不同,词义是不同的,而且根据项目不同装修风格也是完全不同,就餐者就餐的第一感知是视觉所以我们很看重环境建设。

  “人杰”是人中豪华杰,川菜,那么整体风格上就要地方特色为主。

  “宏锦记”宏,为广大,锦,为前程似锦,宏锦记,顾名思义就是胸怀广阔,前程似锦。它的风格是现代的装修思想与古代的青铜器、陶器相结合,以古饰点缀视觉空间,同时利用欧美最为流行的点光源突出视觉效果,让就餐者享受到最佳的就餐环境。[nextpage]

  “犇业牛烧”, 犇是奔跑之意, 犇业就是奔跑中的企业,经营是烧烤类,装修风格就是时尚前卫为主了..

  只要消费者来我们下属的店就餐,即使当时只有一桌客人我们也要把所有的灯都打开,让他感受到店的环境、风格。

  记者:您提倡健康饮食,可是您的“犇业牛烧”是烧烤类,而烧烤是被营养学家称为垃圾食品,这个问题您是如何看的?

  王董事长:“犇业牛烧”是我们与北大荒集团强强联手搞的一个项目,牛肉的来源天然无污染,设备都是由南韩进口的无烟烤具,用的是真正的麦饭石烤盘,这样就将烧烤的危害降到最低.韩国、日本都是很讲究饮食健康的,他们也很爱吃烤品,因此在烤具的研发上、烤制的过程上都力求无危害。

  记者:您在开发新的项目上的步伐这么快,那么对于“人杰老四川”这个项目是不是就要放手了呢?

  王董事长:当然不是啊,现在是三条线一起发展,我们采取的是链条式的发展模式,传、帮、带。老四川每两年我们都会做升级,从装修上到餐具上,让就餐者每隔一段时间就看到我们的新形象,象“宏锦记”所应用的点光源我们就要逐步用在老四川上,不发展,就是倒退,我们不会让任何一个项目掉队的。

  记者:听到您用了升级这个词,不禁让我想起电脑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了。

  王董事长:实际上,这两个升级也的确是一个意思。同时我们做店就是做样板店,把企业理念、服务理念、文化思想的成功模式在加盟商那里得到复制,让其缩短投资回收期,将利润最大化。

  记者:企业发展快了,人才需求量也大了,您这块是怎么做的呢?

  王董事长:对于人才这一块,一方面我们在行业内寻求精英,另一方面从企业内部挖掘,哪个想做强的企业不是求贤若渴呢?我希望有一天,能有人坐在我现在的位置上,去管理集团,而我不再做为一个管理者,而是一个投资人的身份。现在我试着一步步的权利下放,批评向激励转化。

  记者: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您的构想和目标是什么呢?

  王董事长:主要是完成市场南移。在哈尔滨做样板,在北京做品牌,我们在北京筹建了2000平左右的宏锦记,还有2000平米的犇业牛烧,就是要在北京打响我们的品牌,在上海我们也在选址准备开店,是要引外资,让我们企业发展的更快。

  做黑龙江餐饮的老大,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下个目标是全国餐饮老大迈进。俏江南,是中国现在餐饮行业中最好的企业,赶超他就是我前进的目标和动力!

  记者:说了这么多关于企业的,您个人的爱好是什么呢?

  王董事长:实际上我爱好的东西很多,滑雪、打保龄球,但滑雪,有季节性,现在的球馆又越来越少,所以如果有空闲就看看碟片,主要挑些纪实,伦理的看看,或是与朋友小聚。

  记者:象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