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1-09 16:07 浏览量: 1336
专访湘西部落董事长龚水清

  “湘西部落”创立于2002年3月12日,创立之初既以其浓郁的湘西民俗文化、独特精美的菜式、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执掌湘西部落的人名叫龚水清,从他的身形中,第一次见他的人也会感受到一种湘西味。下面是专访湘西部落董事长龚水清的访谈录,一起来看看。

  (一)

  主持:大家好,欢迎来到用音乐串起人生故事的如歌人生。都说民以食为天,近期我们的节目将联手湖南省湘菜产业促进会,推出湘菜产业精英访谈录。那么今天走进我们节目的是湖南省湘菜产业促进会的副会长、湖南湘西部落餐饮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水清。

  龚水清:湖南音乐之声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湘西部落董事长龚水清。

  主持:龚水清只做了七年的餐饮,但是因为湘西部落,他赢得了“中国餐饮文化大师”的称号。熟悉他的人都说,龚水清本人和店都可以用匪气来形容,这位喜欢着土布唐装的老总不怕事,敢作敢为,雷厉风行,男人味十足,让人联想到影视剧中的土匪也就不足为奇了。他的店也带着匪气,不论是装修风格、员工着装,还是每道菜都透着湘西土野的味道。龚水清是湘西永顺人,正是在宋祖英唱的家乡有条猛洞河边长大的。

  龚水清:小学的时候,到猛洞河边去玩,山是很高的山,水是很清的水,那时候猛洞河已经开放旅游,那个地方是跟着漂流的船下去,人不能去破坏,在路上不能停,两边保护得非常好,可以看到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小时候我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穿着短裤在石头下面翻螃蟹,应该说我有很重的家乡情结。我本身是土家族,从湘西大山里走出来对家乡有非常深的感情。

  主持:盛产英雄美人、歌谣传奇的湘西养育着龚水清,家乡的猛洞河是他的骄傲,这也是当初他选择做餐饮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

  主持:湘西在哪里,有人说湘西在沈从文的书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宋祖英的歌里,他们三人已经成为湘西走向世界的名片。龚水清正在努力用餐饮文化打造一张全世界都能够知晓的湘西名片。童年的龚水清家境贫困,很难吃上像样的饭菜,妈妈在过年做的美味,令他终生难忘。

  龚水清:湘西以前很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非常好吃的饭菜,大鱼、大肉、鸡、鸭摆一桌。家里当时穷,吃鸡不是特别的日子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很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我妈妈做的过年鸡非常好吃,那时候很穷,那种韵味一直留在脑海里,所以说一想到要去做地道的湘西菜,我就把我妈妈请过来,跟她沟通怎么做,要点在哪里,其实确实不需要放别的,只要放点胡椒粉。

  主持:很多人一辈子最爱的美味,可能都是自己的母亲、奶奶或者外婆倾注爱做的饭菜。又快过年了,想到这些是不是怀乡的情结又增添了几许。

  主持:九十年代初,要想从湘西边远农村走出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考中专或者大学。龚水清的学习十分地了得,起码是乡里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等生,为了跳龙门,他报考了湖南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热加工专业,其实这个专业通俗地来说,就是打铁。但是当时没有什么见过世面的人可以为龚水清提供更为科学的人生指点,真的是白白浪费了一位会读书的人才。

  龚水清: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当时能够给我建议的人并不多,因为我们的父母、朋友,他们没有相关的在城市在单位工作的经验,不会给我很多的建议。我非常优秀,读书是全乡的第一名,我们只知道报考中专,所谓的重点中专,报考工业,觉得那个东西不错,当工人不得了。所以我上了中专以后,我家里大摆筵席宴请宾朋,二三十桌,比娶媳妇还热闹多了,不得了,像出状元一样,因为我真的从农村蹦出去了。

  主持:尽管后来工作分配很不如意,但是龚水清并不后悔,按他的话来说,真要是清华北大毕业,极有可能就找到一个很好的单位,日子安逸了就不可能会下海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了,现在的事业自己很喜欢。当真是一生何求,迷茫里永远看不透,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所有。[nextpage]

  (二)

  主持:龚水清家有四兄弟,1995年的一天,老三打电话问,兄弟几个合伙到长沙做玻璃生意好不,心里面早已经蓄满创业激情、做好准备的龚水清满口答应了。除了教书的老大,兄弟三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到了长沙,找了家只有四五十平米的门面开始做艺术玻璃加工。

  龚水清:我们两个当时在这里投了四千块钱,他负责技术,我负责销售,那不是一般难,是太难,那种辛苦,现在想起来不知道那时候是怎么挺过来的,后面我们的总结是人是用精神作支撑的,没有精神,体力是抗不下来的。曾经我很遗憾没有把一米四的一个木沙发保留下来,四十块钱买一床弹花被子,在这么寒冷的冬天就这么一裹,睡了三个月,每天早上骑八公里的车,从南湖路到南湖市场,单车再骑回来,回来以后晚上八点开始买菜做饭吃,然后加班加到凌晨三四点,被我哥哥赶去睡觉,每天睡觉三五个小时,这样的事干了半年。

  主持:蜷缩在沙发里的日子不会忘记,风里雨里骑自行车奔忙的日子也不会忘记,龚水清兄弟打开了一条路,在长沙安营扎寨了,他们做了八年的建材生意,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主持:2002年,龚水清、龚云路、龚德云三兄弟决定涉足餐饮行业,联络了一大群湘西永顺老乡,以股份的形式创建了湘西部落。当时的龚水清也算得上一个小有资本的老板,但是做起事来还是很扎实的。前三个月,他从最基本的做起,每个细小的环节都去亲历,凌晨两点去买菜的活,他做了两三个月。

  龚水清:餐饮业都是两三点买菜,因为那个时候的菜是最新鲜的,也是最便宜的,而且量很大,店里不像家里吃那么一点点,至少要买几千块钱的菜,品种多。那个经历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经历,让我真正了解餐饮业,餐饮业入门也是从买菜开始的。别看了买菜,其实认真去学了,认真去悟了,买菜中间太多的学问了,有供应商学问,有菜的品质的学问,餐饮里面怎样经营的学问。餐饮最终的竞争是原材料,原材料决定了菜谱的出品和品质。

  主持:不因事小而不为,所以才能成就事业。

  (三)

  主持:采访龚水清那一天,说好九点半见面,结果他晚到了半个小时。据说就是被家里四岁的孩子给黏住了,说天气太冷,不想说幼儿园,如果实在要上,就指定要爸爸送。龚水清乖乖地听了他的话,亲自护送,一件小事让主持感觉到,他是一位好爸爸。

  龚水清:还算称职吧,我一般礼拜六礼拜天啥都不干的,不出差的情况下就陪孩子,如果说晚上没什么应酬的话,基本上都陪孩子一起玩玩,尽可能地和他多待上一段时间。因为在孩子一到两岁的时候,确实陪得特别少。现在他四岁了,我想补偿一点。如果说今后孩子教育得不好,我觉得将会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所以说,我要尽量地抽时间和孩子多沟通,多陪他。[nextpage]

  主持:很多老总和主持聊到做父亲这个话题时,不是惭愧,就是沮丧,龚水清是少数的例外。作为父亲,你是否忽略了和孩子的相处呢?是否也能像龚水清这样,周六周日带孩子去吃最好吃的牛排,去他们最喜欢的孩子岛呢?

  主持:我相信,大家这个时候都在,或者说已经做了年终工作总结和未来的工作计划,那你有没有做好家庭总结和家庭计划呢?这么一问,相信很多听众都蒙了吧,是的,绝大多数的人没有这样的概念和意识,但是龚水清这些年,他有,而且2008年的家庭计划完成得还挺好。

  龚水清:时间是自己分配的,你愿意分配给家人多少,小孩多少,你愿意分配给工作多少,朋友多少,这个很重要。像我做到今天,应该更注重生活的全面发展,不是事业做得多好,但是家没了,那样没意义。我一直是这样去想的,每年有一个家庭计划和事业计划,要出去玩多少次,旅行多少次,家庭聚会多少次,都有家庭计划。我们最亮点的家庭活动就是带上父母去四川峨眉山在青城山住了一段时间。大家在那里坐滑竿,休闲。

  主持:这次陪父母去四川度假花了龚水清半个月的时间,这些时间对于忙事业的老总来说,显得多么珍贵啊。但是家庭是不是也有比家庭更珍贵的时候呢?

  主持:龚水清的爱情婚姻是十分美满,并且令人羡慕的。爱人是他的中专同学,学生时代开始的纯洁爱情经过十一年的长跑,最终修成正果,婚后也是同甘共苦、不离不弃。龚水清对爱人不错,这不,刚刚过去的2008年,两人到法国浪漫了一回,携手敦煌寻梦了一次呢。

  龚水清:当时我很穷,他们家条件比我好,他们家是在湘西自治州水利公司,她妈妈是全国特级教师。毕业以后她一个月六七百块钱,我只一百多,后面我开玩笑说,那时候你单位那么好,单位那么多小伙子,长得比我帅,又比我有钱,你干嘛还跟着我。她说,你是个潜力股,我就相信你会成功的。咱们两不离不弃这么多年,在我贫穷困难的时候,我的爱人都没有抛弃我,所以说我也不可能这辈子去抛弃她,不管今后企业做多大,老板做多大。如果说要送首歌给她,我